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族志電影:銘記我們的民族情懷

  • 發佈時間:2014-12-11 07:29:52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李湘萍

  他們的鏡頭,記錄了家鄉最質樸的文化、民族最斑斕的習俗、節慶最隆重的儀式、民眾最本色的生活……

  他們堅持紀錄影像的文化品格,探索各種可能的表述方式,嘗試對民族地域文化進行多元描述,吸引更多民眾關注民族的歷史、文化、生活……

  這就是用光影銘記我們民族情懷與記憶的2014廣西國際民族志影展——

  壹

  新銳大學生:聚焦故土 各美其美

  看木偶戲、過平安橋、分福肉……12月2日,首次公開播映的馬來西亞華裔蕭以涵的作品《共歡》,勾起了觀眾對中華傳統節日的記憶。36分鐘的影片取材于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傳統的民俗活動——中元節,以“情緒”為主線,結合作者特殊的童年記憶,刻畫中元節對於“馬來西亞華人”這個特殊群體的特性,展示華人在馬來西亞的身份認同狀況。

  當這位20歲出頭、一身鑲金絲唐裝的柔美女孩以導演身份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不僅訝異她的中文説得純正、流暢,還讚嘆她寫下的漢字秀氣、端莊。“我從小學習中華文化,這是我在馬來西亞的身份認同。”蕭以涵説,“所有的記憶都告訴我,我是一個華人。我祖父母一輩為了討生活,漂洋過海到了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在那相遇,一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按照他們存儲于腦中的記憶,在民俗節慶中相聚,思念祖國的親人,也在那裏找到安頓生命的方式。”

  蕭以涵已是第三代馬來西亞華人,每年都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在長輩口中、從課堂裏聽水滸、三國、紅樓夢。當她來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求學時,産生了更強烈的身份認同感,促使她拍攝民族志紀錄片:“影像相比文字能更好地提供表達途徑。因為宗教、儀式除了能夠提供思考和談論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體驗’。在我看來,民俗活動具備的功能是——當地的人們如何處理自己和土地、眾生的關係。我希望通過影片能夠讓更多的人體驗儀式,更深入了解儀式背後蘊含的‘民族’涵義。”

  有不少大學生像蕭以涵一樣扛起機子投入到民族志電影創作中。本屆影展入圍影片有不少是在校大學生的作品,他們的創作熱情、獨特視角、可貴精神,讓一幅幅多彩的民族畫卷在受眾面前徐徐展開——

  捕捉扎龍藝人對賓陽炮龍執著感情的《龍圖騰》,是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盧穎歷時一年多拍攝的影片。“片子裏沒有一句解説詞,完完全全記錄賓陽話,這正是我想要的原汁原味的‘直接電影’呈現。”盧穎最滿意的一組鏡頭是扎龍藝人馮存德與妻子拌嘴:“我們長時間跟拍藝人的日常生活,但他們在鏡頭前總是不自然、拘束,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也沒能把這些消弭。有一天馮存德教妻子糊紙,妻子敷衍了事,馮存德卻十分較真,倆人一來二去就怎麼糊紙拌起嘴來。或許是倆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怎麼‘用詞’上,完全忽略了一旁的錄影機,真實、自然、本真的狀態終於被記錄下來。”盧穎説,往後會堅持影像創作,更多地挖掘家鄉民俗題材,把年輕人對民俗的思考通過鏡頭來表達。

  記錄德都蒙古人對傳統文化堅持和守護的《遠山》,是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蒙古族青年導演成黎明拍攝的作品。成黎明通過東方一家人四季的遷徙,讓受眾感受到德都蒙古人與天地共處的關係。精良的畫面、流暢的剪輯,將德都蒙古人的豪放、憂慮、理想,緩緩鋪陳在點點滴滴的故事中,並巧妙地融入導演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和探討。

  在影展分會場廣西師範學院明秀校區圖書館,“一畝三分地紀錄片展映”策展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分集導演閆非,為同學們深入講解了紀錄片該如何選取角度、如何拍攝、如何剪輯等課題。他鼓勵同學們利用一切機會記錄身邊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就是一個鮮活的世界。”他認為,影像的力量不僅在於蘊含大量的歷史資訊,還在於能夠以動態的形式記錄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紀錄片應嘗試不同的風格,注重創新,用自己的語言、創意去表達,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由廣西民族博物館主辦的本屆影展,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主、分會場展映了90多部來自中國、美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作者的原創影片,記錄了壯、漢、瑤、苗、土家、傈僳、赫哲、納西等民族有關手工藝、戲曲、節慶、信仰、飲食、生計等題材的影像。影展如同一個“萬花筒”,反射出絢麗多姿的社會歷史文化變遷及民族文化多樣性,彰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多元文化和多彩世界。

  貳

  鄉村影像:傳承本土 美美與共

  寶贈、西腰是兩個地處湘桂邊境的侗族村寨,民歌、蘆笙舞、建築、飲食、節慶、信仰、婚嫁等習俗多姿多彩,“圍個薩壇來守寨”、“水井當做房子蓋”、“上桌吃飯不用筷”、“不生火也能把客待”等生産生活方式獨具特色,將這些原生態侗族文化攝入鏡頭形成影像的《寶贈十八怪》、《多彩西腰》兩部紀錄片,在本屆影展的鄉村影像單元大放光彩。

  這兩部影片均為《龍勝侗寨巡禮》攝製組製作。這支紀錄影像隊伍成立於2008年10月,是由龍勝各族自治縣的6位退休幹部自發組建的公益性文化研究團隊,致力於挖掘、搶救侗族文化,促進龍勝侗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龍勝侗寨巡禮》擬拍攝20集,每個村寨拍攝一集,內容包括村寨面貌、歷史沿革、民族傳統、文化遺産等,展示了侗族群眾保護、傳承本土文化的決心和熱情。

  今年加入廣西國際民族志影展的不乏優秀團隊。貴州龍額侗寨公益團隊帶來了集體創作的第二部紀錄片《侗寨茶情》,通過拍攝龍額村寨一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記錄油茶的製作技藝,體現油茶獨有的養生功效和油茶在村寨人際間的紐帶作用,表達了侗家人民對油茶特殊的情感。龍額侗寨公益團隊的青年人還嘗試將侗族油茶、竹編等傳統工藝通過網路平臺進行銷售,並用圖片、影像等方式來呈現這些資源的文化內涵,希望這種方式可以給更多的返鄉青年提供新的生計方式。他們一直堅信:“當今鄉村只有留住後續人,文化的記憶和傳承才有可能延續。”

  “6天的影展,我從年輕人身上感受到創作的熱情,從各地區各民族朋友身上感受到對於影像的純粹性熱愛。”台灣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井迎瑞稱讚這個深具特色的影展給民族志電影開闢了一個難得的交流平臺。同時他也關注到,影展中許多部關於傳統文化和文化傳承的力作,顯示出人們對於記憶遺失所産生的普遍焦慮,他善意提醒:“作為一個影像工作者,要努力在影片的故事性和文獻性之間取得平衡。在期待影片有一定的故事性以打動受眾的同時,不能為了強調故事性而有太多詮釋性的語言和處理性的鏡頭,以免對記錄的對象與事件本身造成干預。”井迎瑞主張,一個嚴肅的紀錄片拍攝者應該有更長遠、長期的關注,記錄一個“非遺”項目,建議第一部影片拍一個故事性和文獻性兼具的片子,以便與主流社會對話,但行動不要到此結束,而要繼續拍攝一部凸顯文獻性的影片,拋棄故事性與情節的負擔,忠實地記錄傳統技藝的工法與工藝,作為幾十年後傳承這一手藝的記錄。

  “每一位導演、製作者在記錄、思考、製作的同時,就在為文化的傳承努力著。民族志影片拍攝者這群人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肩上扛著一份文化傳承的沉甸甸的責任。”廣西民族博物館副館長袁晉的這番感言裏飽含了濃濃的敬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