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燒1噸殘幣能發電660度

  • 發佈時間:2014-12-11 06:29:44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民都知道,人民幣出現破損可以去銀行更換新幣,但是破損的人民幣最後如何處理卻鮮有人知。過去,我國一般都是採取燃燒、造紙等方式處理殘損幣廢料,但是隨著造幣技術的提高,在造幣過程中加入了一些特殊材料確保提高紙幣倣造難度,也使得殘損紙幣在破碎處理後如果用於造紙會産生污水污染環境。最近,在河南洛陽出現了一家靠燃燒殘損紙幣來發電的企業,用舊的紙幣在經過深度破碎處理後將變成殘損幣廢料,這些廢料不僅能夠造紙,還可以用來發電。

  1噸殘幣可發電660度

  與用殘損幣廢料造紙相比,用殘損幣廢料發電有何好處?據介紹,相比于造紙,發電能夠更高效地利用人民幣紙張水分低、熱值高的特性。據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估算,一般來説,企業利用1噸殘損幣廢料,可發電660度。目前,河南省每年銷毀廢料可發電132萬度。按此測算,按照目前河南省殘損幣的銷毀量,每年的殘損幣銷毀廢料用於發電,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年可替代標準煤4000噸。

  每年兌換殘幣2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全國金融機構每年兌換殘幣約二十多億元,而且數額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有關人士透露,一般來説,平均每個省每年産生的殘幣都在千噸以上,處理這些殘幣本身就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上世紀80年代之前,國家銀行一般是選擇直接燃燒集中銷毀殘幣,而從80年代至今,大多數殘損幣廢料被用來製造新聞紙、宣紙等紙製品。

  使用紙幣要注意節約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我們經常使用的人民幣,由於生産使用特殊紙張、特殊顏料、特殊設備,生産成本較高。而幣值越小,在市場上流通的次數越多,越容易磨損,“壽命”也就越短。據中國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造成紙幣“折壽”的原因主要有居民對紙幣保存不當,比如將人民幣藏于床下、埋于地下等易受潮的地方,導致紙幣霉變,還有一些紙幣經歷火燒、水洗等;不正確的使用習慣,造成人民幣的殘損,比如在錢幣上亂寫亂畫;流通過程中的正常磨損。

  一般來説,一張100元新鈔的平均流通期限為36個月,50元、20元分別是18個月,10元的使用期限達到21個月,而硬幣的流通期限較長,可以達到20年。而紙鈔破損太快也會增加成本壓力,因此,中國人民銀行也呼籲愛護人民幣之餘多使用電子支付或是電子貨幣。

  據《廣州日報》

  實用知識

  紙幣兌換有要求

  破損不宜隨便剪

  據銀行工作人員介紹,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的規定,能辨別面額,票面剩餘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圖案、文字能按原樣連接的殘缺、污損人民幣,金融機構應向持有人按原面額全額兌換;能辨別面額,票面剩餘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圖案、文字能按原樣連接的殘缺、污損人民幣,金融機構應向持有人按原面額的一半兌換。但如果紙幣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則只能半額兌換。

  此外,對於因遭火災、蟲蛀、鼠咬、霉爛等特殊原因而損壞嚴重,剩餘面積較小或因污染變色嚴重的票幣,則需要持相關證明,經審查不是假票、來源正當,能分辨票面種類,能算出票券張數、金額的,可以照顧兌換。廣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