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參考報:股市3000點 “風口”不勝寒

  • 發佈時間:2014-12-10 10:09: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A股週二劇烈震蕩,上證A股午盤後滬指一度刷新3091點的四年新高,漲幅超過2%,但隨後急挫至3000點下方。截至收盤,滬指跌5.43%,報2856.27點,深成指跌4.15%,報10116.49點。急漲猛跌之下,股市風險立現。

  11月以來,中國股市持續上漲,從2014年初的2019.39點出發,歷時12個月不到,上證指數年內漲幅逾千點。隨著A股牛市行情的不斷延續,“風口”不斷轉換,“豬、牛、大象都飛起來了”,多數機構和個人對市場樂觀情緒高漲。A股之所以能夠勢如破竹,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投資者資金的放大效應。因為融資融券,投資者炒股資金被放大了。如截至12月4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高達879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不僅如此,一些投資者甚至通過配資的方式來買進股票,配資的比例在1配3、1配5不等。投資者的資金呈數倍放大。也正因如此,本輪行情被輿論稱為是“杠桿上的牛市”。

  這種資金杠桿帶來的賺錢效應是明顯的,但是風險也是巨大的。雖然在上升行情中,資金杠桿會給投資者帶來賺錢效應,甚至會讓投資者一夜暴富,但一旦行情發生轉變,股市的下跌同樣是兇猛的,會超過人們的想像。

  深化改革的紅利和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是股市長牛的堅實基礎和根本動因。然而,這二者都是長期逐步釋放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逐步完善。對A股的影響也會以趨勢向上中各種形式的波動來進行反應。疊加經濟週期的影響,經濟景氣回升,同樣反映了在新經濟常態條件下,長期牛市的形成以及短期波動可能不斷出現的市場複雜態勢。

  從技術層面看,目前的A股行情嚴重分化,“二八現象”被演繹得淋漓盡致,權重股換手率和成交金額創下歷史記錄,帶動指數扶搖直上,而個股卻滿地雞毛。股市大漲時,金融股“自導自演”強勢行情,其他大多數行業和個股都成為“配角”。在行業板塊的漲跌幅上,週一藍籌板塊普現大漲,電腦和休閒服務行業則分別下跌,醫藥生物,輕工製造等高技術行業也普遍下跌。各個市場指數的表現差異也很大。創業板指下跌0.93%,中小板指微漲0.28%,深證成指比上證綜指的漲幅高出2個百分點,足見普漲的權重藍籌之間也差異巨大。

  滬指從2000點算起,短時間內衝破3000點,漲幅超過50%,市場積累了巨大的獲利盤,有獲利回吐的需要。過急上漲,往往是階段風險迅速累積的過程。而亢奮火爆的成交量,往往預示著階段高點的臨近。即使是牛市,也並非只漲不跌,只升不調。在A股市場炙手可熱時,産業資本逐步獲利了結,退出持有券商股,而外資流入中國股票的資金反而有所退卻,恐怕是預見了市場結構帶來的巨大風險。

  從A股暴漲暴跌的邏輯可以看出,我國股票市場仍未建成真正有品質的牛市。此次暴跌不單是市場調整的自身需要,也反映出市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在這樣一個高杠桿和不完善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面臨的風險與過去有所不同,促使價格上漲和下降的因素都比史上更為複雜,收益虧損波動可能更為劇烈。投資者切不可只做判斷,不做分析,還是那句老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吳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