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築牢宏觀調控的法治基石

  • 發佈時間:2014-12-10 05:13: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既要尊重市場規律、有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依法行政中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有效避免市場失靈。

  實現上述目標並非易事。梳理改革開放以來的宏觀調控,我們嘗過甜頭也走過彎路,但有兩個發展路徑卻清晰可見:一是宏觀調控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使我們成功地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經濟過熱和嚴重通脹以及重大突發事件等造成的嚴重衝擊,避免了經濟大起大落,顯著提升了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二是通過科學借鑒市場經濟國家理論與經驗,結合我國自身實踐,初步構建了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計劃為導向,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産業政策、價格政策等為主要手段的宏觀調控體系基本框架,法治基礎不斷夯實,宏觀調控的權威性和執行力不斷增強。

  成績有目共睹,但問題依然不少。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新常態,面臨著眾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方式和手段,不斷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以彌補市場失靈、增加公共供給、熨平經濟波動,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總體來看,未來的宏觀調控仍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依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給今後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指明瞭方向。

  要加快宏觀調控的立法進程,讓宏觀調控實現有法可依。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制定文化産業促進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經濟政策法定化,正是加強宏觀調控立法的一個典型代表。當前,我國文化産業正處在轉型升級階段,模式創新、技術革新等産業變化都要求政府管理職能作出相應轉變。“文化産業促進法”的出臺,將為政府管理劃定適當界限,在法治保障下改多頭管理為協同管理,有助於政府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當然,宏觀調控不僅要有法可依,更需要有法必依,不斷強化依法行政,讓諸如“決策拍腦袋、執行拍胸脯、走人拍屁股”這樣的“三拍”現象徹底消失。

  要妥善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處理好這二者的關係,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政府應尊重市場經濟規律,自覺按經濟規律辦事,通過依法行政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積極探索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等管理模式,促進“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落地生根。

  要用依法行政來凝聚市場共識,釋放市場活力。簡政放權是建設法治政府的突破口,也是依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重要途徑,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推進簡政放權的改革舉措,同時不斷依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為廣大市場主體營造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