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香港金銀貿易場進駐前海

  • 發佈時間:2014-12-09 08:33:32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跨境金融、雙向資金池將成為前海金融服務創新重頭戲

  廣州日報訊 (記者井楠)本週一,A股市場的自貿區概念再次掀起上漲熱潮:繼上海自貿區成功運營1年多來,有關“粵港澳”自貿區的呼聲也越來越強。

  適逢此時,亞洲最大的貴金屬交易中心之一——中國香港金銀貿易場召開了第三屆研討會,主題正是“前海合作區金銀産業的發展”,同時宣佈,該貿易場帶領68家會員企業集體正式進駐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簡稱前海合作區),成為第一家入住該合作區的交易所平臺類型的香港企業。該交易場將與前海自貿區、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密切合作,建立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貴金屬交易平臺。

  業內人士認為,前海合作區大力推動港資、港企入駐,正是為“粵港澳”自貿區的誕生做鋪墊。

  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匯豐銀行、恒生銀行、東亞銀行等一批香港優質企業已經率先落戶,而香港金銀貿易場68家會員企業集體入駐,打開了香港實業企業入駐的先河。

  總結來看,前海合作區的以下三點新舉措值得市場關注。

  新舉措一

  大力吸引港企進駐 搭建“要素平臺”

  “對於我們這些金銀交易平臺與加工、零售企業來説,全面進駐內地合作區,已經盼望了十幾年,現在終於得以實現。”香港金銀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博士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認為,進駐“前海”,能夠享受到諸多“真金白銀”的實惠,首先是政策實惠,前海合作區必將在稅費優惠、政府支援方面更進一步;再者,會享受到“前海”更加廣闊的服務資源,在金融、物流倉儲、市場行銷方面取得更多先機。

  張先生是金銀貿易場一家會員企業的董事,他告訴記者:“對我們這樣的零售與貿易企業,進駐前海,可直接降低5%~10%的運營成本,預計未來為我們新增的實際利潤每年可達400萬~1000萬元。”

  吸引港企、港資進駐,顯然是“前海”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前海將向香港企業出讓不少於三分之一的土地,建設銀行、證券、基金等跨境要素交易平臺;積極推動設立自貿區,促進深港市場要素流動。”

  新舉措二

  建立雙向資金池 不斷加強金融創新功能

  廣州日報記者在香港採訪了多位粵港兩地的企業家、金融業人士,大家均認為前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對市場與企業最有吸引力。

  而前海高管均強調了建立跨境借貸債券、雙向資金池的重要性。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田敏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強調:“前海也是一個服務與金融的創新平臺,比如説建立粵港兩地的雙向資金池問題,為的不僅是方便粵港企業借貸,更有助於各類平臺創新産品、建立國際化的平臺系統。”

  剛剛過去的週末,前海公佈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促進深港合作方案》,細化了八個方面共計50項具體措施。未來這些方案還將進一步細化,落實到創新方面。

  新舉措三

  深化“現代服務業” 製造業更有合作空間

  如何加強粵港兩地的現代服務業,成為前海的工作重點之一。

  部分粵港的民營企業認為:短期來看,現代服務業中的資訊服務、金融業與倉儲産業,加強合作的“性價比”最高,既有必要性,也有合作空間。長期來看,兩地可以“前海為平臺”,在製造業深加工、通訊郵電、貿易服務、文化教育方面謀求更多的合作點。

  前海黃金的總經理鄭潤祥告訴廣州日報記者:“對比上海自貿區,粵港澳地區具有更具備實業經營的優勢,數量龐大的製造業企業具有多年經營經驗,對自貿區、創新平臺有著天然的需求;倉儲業非常發達。就拿黃金産業來説,全國70%以上的用金量都是深圳一個地區所用的,80%的珠寶企業均在廣東省,合作方面更有優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