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權力減”帶來“活力增”

  • 發佈時間:2014-12-09 05:13: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內蒙古包頭市,市政務大廳已然被視為一個“地標”,這並不是指建築物有多麼“高大上”,而是它聚集了眾多的政務服務。2013年底大廳啟用以來,已進駐部門和單位達到31個,集中行政審批事項達43項。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包頭不僅積極推動政府部門“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更致力於實現“事好辦”。同時,當地把簡政放權的重心放在優化環境、激發活力上,得到群眾的普遍好評。統計顯示,去年以來,包頭市委、市政府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當做“先手棋”,由269項減少到43項,並全部集中到服務大廳,進一步簡化了辦事流程。同時,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將建設工程、政府採購、土地與礦産權招拍挂、國有資産産權4類交易統一運作于一個電子平臺上,全部閉環運作,全程陽光操作。

  不久前,市民王智燕和朋友合夥成立公司。按往年註冊登記制度,需要一次性繳清30萬元註冊資金,才能拿到營業執照。而今,只需要繳1元,營業執照就能拿到手。這讓王智燕感到十分驚喜。

  同樣在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劉鑫也很驚喜。他的驚喜來自於“辦事痛快”。11月26日,他辦理了稅務登記、工商營業執照登記和代碼登記,僅僅過去4天,他就當上了“老闆”。

  包頭市政府副秘書長、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雷殿軍告訴記者,過去,註冊成立一家企業,創辦者需要到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再到稅務局辦理稅務登記證,還要到質監部門辦理企業代碼證,來回奔波在所難免。現在,以組織機構代碼證電子副本為母本,將組織機構代碼證、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下子就把企業註冊登記審批的時限由原來的50天減少到了4天。同時,當地全面推進工商註冊登記制度改革,實行企業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企業登記“先照後證”,允許企業“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改企業年檢為企業年報,大大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激發了市場活力。

  在解決“辦證多”問題的同時,包頭還致力於破除“收費多”的壁壘。今年以來,包頭市本級停徵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45項,每年可減少企業、居民負擔2400萬元。旗縣區停徵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29項,每年可減少企業、居民負擔3600多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