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成交警示結構性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2-08 14:31:11 來源:深圳特區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連續一週的狂飆突進,到上週五演繹到極致: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首次突破萬億!
收市之後,人們都翹首以盼,等待著證監會的新聞例會上會對行情的如此演進有何評論。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果然回應,而且拿出了一組詳細的大數據。整個週末,相信資深的投資者都在細細回味這組大數據。
實際上,萬億成交讓很多老股民嗅到了風險的味道,那麼,風險究竟蘊藏在何處?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欣
大數據裏的結構性牛市
面對股指飛馳,很多股民悲喜交加。
有股民去問禪師:“以前是跌得難受,現在是漲得難受。做股票咋這麼苦呢?”禪師説:“你收盤後再來。”
股民問:“你的意思是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人,我要勇於面對盤面的蹂躪來鍛鍊自己而不消極逃避?
禪師説:“收盤了,券商股就不會漲了。”
很多老股民的尷尬處境,在這則笑話裏最為傳神。的確,本輪行情,看到的人多,吃到的人少。要讓剛剛經歷了7年熊市的股民大膽追入20個交易日內連漲60%的非銀行金融,腦子實在有點轉不過彎來。在一週大漲9.5%的股指面前,老股民們普遍表現得有些“虛不受補”。
從證監會上週五披露的大數據中可以看到,11月24日至12月5日,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28%和21%,而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僅僅漲了5.0%和5.1%。真正牛氣沖天的只有極少數的幾個板塊,其中,漲幅最大的是金融業、採礦業、房地産業,累計分別上漲35.3%、24.6%和15.3%。
這組數據清晰地指向一個事實:市場再次呈現結構性牛市特徵,只不過牛市區域從此前炙手可熱的創業板轉移到了幾年來一直坐著冷板凳的金融板塊。
中小盤股估值偏高
有業內人士猜測,上週五在新聞例會上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提問的記者是事先安排好的託兒。從後來發言人一股腦倒出的一大堆數據來看,的確有這種可能。顯然,監管層希望通過這個場合向市場傳遞一定的資訊。
鄧舸所説:“希望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這是監管層一貫的苦口婆心。
此外,證監會還披露了暴漲之後市場的基本狀況:截至12月5日,滬深兩市全部A股平均靜態市盈率20倍,其中主機板市盈率16倍,中小企業板49倍,創業板78倍;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0倍和13倍。金融業、採礦業和房地産業市盈率分別為9倍、15倍和17倍。
有市場人士盤後解讀説,相對於中國國情,平均20倍市盈率應屬合理;主機板市盈率16倍,還可以買;創業板78倍,就別玩了;9倍的金融業、15倍的採礦業、17倍的房地産業,你們為什麼不買?
很多人看到了萬億成交量顯示的風險因素,但沒有仔細思考風險究竟在哪。在兩市成交超萬億的上週五,股指劇烈波動,行業分化顯著,滬綜指的波動幅度高達正負3%,但最後仍然收漲1.32%;創業板指數盤中最大跌幅將近5%,收盤時仍然下跌逾2%。人心向背由此可見一斑。
有市場人士甚至警告説,週一創業板如果不能組織有力反擊,以公募基金為主力的機構如果不能守住防線,那麼創業板股票將全面潰敗,重倉創業板的老股民將被洗劫。
實際上,上週五的萬億成交,讓很多老股民想起了2007年的“5.30”。如果説當年的“5.30”是市場風格向大盤藍籌全面轉型的開始,那麼,當前的萬億成交可能也是投資者調倉換股、調整投資策略所致。
風口仍在低估值藍籌
“誰是風口上的那頭豬”這是本輪行情以來的流行語,於是,找“風口”與找“豬”,成了當前投資者最著急的事情。
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劇烈波動、行業分化顯著、成交量天量,市場的三大特徵表明市場存在較大分歧。“萬億成交量不是頂,風格切換進一步確認,藍籌股的大牛市剛剛開始。”
作為本輪行情的龍頭板塊,券商股的累計漲幅已達60%,而國泰君安證券的非銀行金融首席分析師趙湘懷在上週四的電話會議中用的標題卻是張國榮的歌曲《風繼續吹》。他認為:“券商股是藍籌股中的成長股,而不是週期股,不再是交易類品種。”整個證券行業總資産不到3萬億,而全社會的金融資産超過200萬億,證券行業的資産負債表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但也有基金業人士認為,非銀行金融短期累計的獲利盤加大了後市風險,當前已不是買入的好時機。
匯豐晉信基金的策略分析師預計,本週股指仍將震蕩走高。量能的維繫始終是行情延續的關鍵。“A股已經在逐步進入高度亢奮的階段,但還沒到極點,仍有空間。政策上大的放鬆週期未來對藍籌股更有利,因此當前市場風格依然偏好低估值藍籌,投資者可繼續挖掘低估藍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