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財經]林耘:理財資金進A股遭過度解讀 禁入二級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2-08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v.cen.ce.cn/video_info/2014-12-5/1417767007271.json,553,450點擊進入《我財經》專題

  銀監會近日提到,擬允許商業銀行以理財産品的名義獨立開立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等相關賬戶,鼓勵理財産品開展直接投資。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林耘説:“這個規定對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刺激,理財産品和信託産品整體規模大概20萬億,A股市值大概29萬億,即將蜂擁而來。”

  “但仔細閱讀相關的條款你會發現,它規定了一般的理財産品不能進入二級市場,但是可以做股權投資。市場上目前可能存在過度解讀的嫌疑。”林耘説。(中國經濟網記者 趙嘉)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

  昨日開市後15分鐘,滬市成交已達554億元,超過今年5月市場最清淡時一日的成交額。A股就這樣成就了歷史性的一天。成交量歷史性地突破9100億,滬指更是創下兩年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兩桶油罕見漲停、券商股罕見性地集體漲停。

  股市連續大漲已經令各方資金坐立難安,據行業人士透露,近期申請信用貸款的客戶激增,由於近期股市行情好,即使資金使用成本高達18%左右,客戶貸款熱情仍然高漲。對此有分析認為,本輪行情啟動,主要是受資金層面的影響,場外還有多少資金沒有入場,很難判定。但隨著股市量價齊升,大盤已逐漸逼近震蕩期,特別是今早盤10時35分許,滬市曾跳水近3個點。

  【點評】林耘

  【追問】銀監會近日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擬允許商業銀行以理財産品的名義獨立開立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等相關賬戶,鼓勵理財産品開展直接投資,不過所指直接投資與股市無關。林老師您怎麼看待這個辦法?

  相關文章:

  網羅財經熱點,聚焦消費話題,歡迎收看我財經。我是郭樅樅,大家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節目的精彩視頻。以下是今天節目主要內容:

  【導視】A股成交量歷史性地突破9100億,滬指更是創下兩年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兩桶油罕見漲停、券商股罕見性地集體漲停。

  綜合十大財經網站,“財經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聞是:

  【導視】國際油價下跌近四成,國內油品成本降到4元以下,消費者未充分受益。

  【導視】首批六家央企改革試點方案基本敲定,近期將會付諸實施。

  【導視】央行降息後冰封已久的溫州樓市又出現難得一見的“千人搶房”場面。

  【導視】中國南、北車合併方案第一稿已完成,並上報決策層,而之前所發佈的停牌公告也被認為大有玄機。

  【播報】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來關注一下最近火爆的股市行情

  【播報】昨日開市後15分鐘,滬市成交已達554億元,超過今年5月市場最清淡時一日的成交額。A股就這樣成就了歷史性的一天。成交量歷史性地突破9100億,滬指更是創下兩年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兩桶油罕見漲停、券商股罕見性地集體漲停。

  股市連續大漲已經令各方資金坐立難安,據行業人士透露,近期申請信用貸款的客戶激增,由於近期股市行情好,即使資金使用成本高達18%左右,客戶貸款熱情仍然高漲。對此有分析認為,本輪行情啟動,主要是受資金層面的影響,場外還有多少資金沒有入場,很難判定。但隨著股市量價齊升,大盤已逐漸逼近震蕩期,特別是今早盤10時35分許,滬市曾跳水近3個點。

  【點評】林耘

  【追問】銀監會近日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擬允許商業銀行以理財産品的名義獨立開立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等相關賬戶,鼓勵理財産品開展直接投資,不過所指直接投資與股市無關。林老師您怎麼看待這個辦法?

  【點評】林耘

  【播報】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播報】國際油價一跌再跌,但國內油品的價格並沒有下降。據《廣州日報》報道,國際油價今年以來跌幅巨大,但是調查了內地城市油品價格之後發現,其油品成本與價格之間存在較大距離,消費者並沒有充分受益於國際油價的暴跌。按國際油價推算,國內成品油價成本應在4元每升以下,而城市的汽油單價依然高至6.79元以上,不考慮稅費問題,油氣企業的毛利率高達40%以上。

  那麼,中國油氣企業的利潤是否如“零售價”與“成本價”的差異顯示得那麼利潤滾滾?結果並非如此。龐大的行銷費用與管理費用,至少“分食”了企業的巨大利潤。以中國石油的財報為例,其前三季度管理費用高達630億元,營業費用高達452億元,兩個數據加總之和,已超出960億元的當期凈利潤。

  業內人士認為,大型石化企業花在管理費用上的錢,遠遠要比營業費用上的多,大型油氣企業的費用、成本仍有減低空間,而“油氣”改革深入進行,必將促進油氣企業“節流開源”。

  【點評】林耘

  【追問】12月4日中石油、中石化雙雙漲停。在A股的歷史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對於滬市有著重要影響,特別是中國石化,不僅因權重佔比較高影響指數漲跌,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每次漲停總會令市場感到不安。分析稱,中國石化歷次非特殊原因漲停後的滬市走勢,發現不論A股處於怎樣的趨勢週期,只要該股漲停,都預示行情即將迎來變盤。

  【播報】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播報】央企改革一直牽動著大眾的眼球,最近央企改革的試點方案終於有了眉目。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第一批六家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方案經國資委多次審議,已基本定稿,最近就可發文實施。至於下一步央企改革,是全面推開還是進行第二批試點,目前尚無定論。雖然第一批試點央企改革方案尚未下發,但從市場層面看,相關試點央企上市公司已躍躍欲試。專家認為,較成熟的試點必然對頂層設計出臺起助推作用,將為下一步央企改革梳理出主線,起到示範作用。

  消息人士表示,央企改革試點正積極推進中,各央企已將自己的方案上報給深改小組反覆研究。一些敏感、有分歧的事項通過交換意見,不斷修改,達成共識後進入具體實施階段。試點方案在企業和國資委之間交流,應不會對社會公佈。

  【點評】林耘

  【播報】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再來看一下樓市資訊

  【播報】日前,央行降息後浙江溫州某知名樓盤僅一上午加推的房源便已大部分售出。冰封已久的溫州樓市又出現難得一見的“千人搶房”場面。自今年8月份溫州取消限購政策以來,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出,溫州樓市逐漸出現止跌企穩跡象。國家統計局9月18日發佈的“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月度報告”顯示,68個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僅廈門環比上漲0.2%,溫州成為唯一持平的城市。

  近三年來,溫州樓市持續下滑則進一步加劇了溫州企業的生存危機。數據顯示,今年8月溫州解除限購政策之前,溫州樓市已經經歷了連續36個月下跌。

  【點評】林耘

  【追問】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又想到了投身房地産項目而正身處“倒閉潮”危機的很多溫州製造業企業。溫州的製造業曾經歷過輝煌時期,但短短十幾年便陷入“倒閉潮”中,我們想問溫州的製造業到底怎麼了?

  【點評】林耘

  【播報】來看財經今榜第五位的新聞。

  【播報】備受大家關注的中國南、北車合併方案第一稿已完成,並上報決策層。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初步方案的思路是,由中國南車增發股份吸收合併中國北車全體股東所持的股份,並按照商定的換股比例轉換為中國南車股份;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後,中國北車的資産、負債、業務和人員全部進入中國南車;合併完成後的公司暫定名稱為 “中國軌道交通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1月28日晚間,中國南、北車發佈繼續停牌公告,將合併可能涉及的重大資産重組事項稱之為“尚無先例”,這四個字背後也被認為大有玄機,這意味著方案初步確實已形成一定思路。。業內人士認為,若用市值高的南車吸並北車是“面子”問題,如何對等合併則是兩家必爭的“裏子”問題。而最後究竟是“深合”、“淺合”,也仍然大有文章。也有分析指出即便合併方案第一稿已經完成,最終實施方案究竟如何,仍在博弈當中。

  【點評】林耘

  【追問】對於兩車合併形成壟斷、對下游零部件供應商形成不利的擔憂,有分析認為,目前鐵路裝備零部件對應的供應商數量有限,整車製造商和零部件商之間已經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議價體系。在目前的供應格局中,往往是一家供應商給南車供貨了就不會給北車供貨,若南北車合併,對供應商而言,市場空間反而會增大。您怎麼看待這種説法?

  【播報】新聞熱點,財經解讀,以上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收看,您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以往節目的精彩視頻。再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