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種田成為體面有尊嚴的工作

  • 發佈時間:2014-12-08 03:31: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唐園結王磊寧啟文李麗穎胡立剛孫永健

  站在上海市松江區李春風種養結闔家庭農場的稻田邊,記者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豐收畫面:早晨的陽光一縷縷地灑向田間,金黃的稻穗含蓄地低著頭。李春風和父親正開著收割機,在田間忙碌地穿梭。

  李春風種養結闔家庭農場是上海2300多個家庭農場中的一個。像李春風一樣,這些家庭農場主們在收穫豐收、收穫希望的同時,也在從土地上收穫著做農民、搞農業的體面和尊嚴。

  收穫季節,記者來到黃浦江畔,走進一個個充滿生命力和爆發力的家庭農場,探尋這種具有上海特色的適度規模經營實踐,感受她帶給上海農業、農村、農民的貢獻和變化。

  為什麼要發展家庭農場?

  ——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産的條件已基本成熟,發展家庭農場符合上海大都市工業化、城市化以及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的實際,是我國現有農地制度框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現實選擇

  松江區素來被譽為“上海之根”,曾是傳統農區,擁有良田21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7萬畝。特別是浦南地區,其作為上海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涵養地,這一功能定位決定了它不能發展重化工業。

  但是,另一方面,隨著上海大都市的快速發展,近郊的農村人踮起腳尖便看得到都市的繁榮和發展。種田微薄的收入不再被上海農民所看重,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向城市二三産業。2007年,松江區非農就業農民佔農村總勞動力的90%,這意味著十個人中只有一個人還在種田。“種好不想,不種不像,種種白相相”,當地流傳的這句話也許可以真實反映當時農民種田的糾結心態:好好種田就別想了,收入太低;不種田就不像農民,荒了太可惜;只好種種玩玩吧。

  松江的情況就是上海所有農區的現實。

  田不能荒著,誰來種田?隨著農村“勞力荒”逐年升級,種田的人從開始的“3899”(婦女、老人)部隊,逐漸演變成了“老外”——老人和外地人,粗放種植的現象比較普遍。

  松江區泖港鎮腰涇村的李愛雲是村裏為數不多的種田“老把式”。他回憶,從七八年前開始,本地種田的人越來越少,外來租地種田的人越來越多,搭個窩棚就開始幹活。最令李愛雲痛心的是,很多人只用地不養地,化肥農藥越用越多,地力不斷下降。這也使得上海農村環境治理和鄉村治理的成本也隨之增加。

  “在我們孩提時代的印象中,上海農村粉墻黛瓦,河網密布,水清岸綠,房前有大樹,屋後有竹林,而現在郊區農村環境不盡如人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曾經感慨地説。

  上海的農業農村怎麼辦?

  上海市農委主任孫雷説:“上海國際城市的地位,客觀上要求上海的農業農村發展與之相匹配。家庭農場成為一種現實選擇。”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小規模家庭生産面臨巨大挑戰,客觀上要求對現行的農業經營模式進行改革。這是繼家庭承包制之後又一次農業體制機制的創新。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將農村土地所有權和承包權分離,釋放了農業生産力。而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規模經營模式,將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是在現有土地制度的框架內、土地流轉的現狀下現代農業集約化經營的路徑選擇。

  松江家庭農場的誕生,並不是無根基的創想,而是建立在各種現實條件基礎上的大勢所趨。2007年,條件較為成熟的松江區率先進行了家庭農場探索。當時的松江,一部分農民納入了城鎮社保,其餘都加入了新農保;農民有離開土地生存的能力,也有出去找一份工作的條件;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奠定了松江規模經營的基礎。再加上松江水稻高産栽培技術成熟穩定,全區糧田機耕率、機收率、水稻良種覆蓋率均達到100%,一戶農民經營上百畝糧田成為可能。同時,松江也具備了足夠的經濟實力反哺農業,有條件在體制機制上率先取得突破。為此,松江區選擇了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