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姜王”破解生薑産量難題
- 發佈時間:2014-12-08 01:31:1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姜王”應該授予山東農業大學的徐坤教授,10月底,在山東省安丘市舉行的“盛大·中國姜王挑戰賽”上,這是沒有爭議的選擇。問題是:為什麼“姜王”是徐坤?
生薑在我國農業中屬於“小産業”,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生薑已不再是單純的“調味品”,它的醫療保健價值逐漸顯現出來,因而出現了“姜你軍”等尷尬現象。破解生薑産量難題,成為徐坤技術攻關的主要方向。
其實,早在20多年前,徐坤就開始在萊蕪、安丘、膠東以及國內的四川、福建、河北、遼寧等十幾個省市進行生薑和大蔥種植技術研究與指導。他深入到田間地頭,為菜農分析講解生産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從栽培模式優化、品種優選、肥水管理、病蟲害安全防控到新型專用肥料、專用薄膜研發與應用等各個生産環節,把自己所掌握的最先進的生産技術,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菜農朋友,用真誠、真心、真愛把論文寫在了豐收的大地上。用安丘市種姜大戶王天花的話説:“徐教授教我們種姜,那真是手把手。”
他在生産實踐中發現,生薑收穫時間比傳統收穫時間推後十余天,可使每畝地每天增産70到120斤。於是,他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土壤條件,確定了“生薑晚收技術標準”,僅此一項,就使每畝地在一個種植週期增産1000斤左右。
“我已經連續兩年用徐教授教給的日光溫室生薑栽培技術了,原來每畝地收10000多斤,現在每畝地可收到14000多斤,明年準備再上幾個大棚。”萊蕪市寨裏鎮寨南村種姜大戶張輝對種生薑充滿了信心。今年已經62歲的萊蕪市泰豐食品有限公司生薑標準示範基地的馬興禎告訴記者,他1986年就認識徐教授了,那時生薑每畝地只能收三四千斤,徐教授就幫他引進項目,講姜瘟防治和高效栽培,使萊蕪生薑在全國種出了名堂。那時鄉親們為感謝徐教授就請他到家裏吃飯,徐教授怕給鄉親們添麻煩沒去,鄉親們就用食盒把一桌子飯菜抬到徐教授住的地方。
全國五四獎章獲得者、福建省福安市澤民農業專業合作社董事長謝思惠談到他的恩師徐坤,更是讚不絕口,“我是帶著徐老師的‘姜光合特性及地膜覆蓋高産栽培技術’和‘超高産生薑生長髮育調控技術與應用開發’兩項技術回鄉務農的,在家鄉引發了一場生薑‘高産革命’,我們種的生薑比當地平均畝産增産30%、增收1500多元。”
徐坤先後示範推廣了“日光溫室蔬菜高效栽培技術”“生薑優質高效安全生産技術”“大蔥週年生産技術”等,創造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