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蘋果在這裡演繹傳奇

  • 發佈時間:2014-12-07 02:31:0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眼下,正是紅富士蘋果旺銷時節,全國各地的客商紛紛涌入棲霞市的果品交易市場,到處是一片熱鬧的場面。山東省棲霞市是著名的蘋果城,這裡60多萬人口中有40多萬從事著與蘋果相關的産業,農民近九成的收入來自果業。在當地政府眼裏,蘋果是“民生果”,他們把提升蘋果品質、促進蘋果産業健康發展作為最大民生工程來對待。

  土把式變為“果秀才”

  談到今年的收成,棲霞市觀裏鎮新莊村果農史本平對《經濟日報》記者説:“今年蘋果能獲豐收多虧技術專家提出的好建議。依俺這土把式,説不定要走多少彎路。”

  以前,史本平家的11畝果園裏果樹密匝匝,光照條件差,枝幹病害嚴重,蘋果品質隨之下降。今年年初,在棲霞市果業發展局專家的指導下,他“隔一伐一”對老果園進行了改造,生産的7萬多斤蘋果著色好,酸甜可口,成為經銷商的搶手貨。

  近年來,面對蘋果産業面臨的挑戰,棲霞市制訂了以科技支撐促進蘋果産業增值增效的提升計劃,全市所有鄉鎮都建立了果業技術服務站,村村都有專門的果業技術員。截至目前,這些技術員利用“科技三下鄉”等平臺已組織60余場講座,累計培訓果農25萬餘人。現在,棲霞市有2000多名果農獲得了國家專業技術職稱,昔日的土把式變為了“果秀才”,而且許多技術精湛的果農還到全國各地傳經送寶,手把手地教農民種蘋果。

  綠色有機是必須的

  在今年秋季的採訪中,記者看到這樣一幕:在棲霞方山腳下的博士達蘋果種植示範園裏,負責人張朋義隨手拿起一個蘋果“喀嚓”就是一口。他説:“這裡的蘋果是免洗的,它一‘出生’就在果袋裏,摘袋一週就采收。我們施的是有機肥,殺蟲用的是黏蟲板,絕對沒污染。”

  在蛇窩泊鎮,農民王成剛正忙著加工果農修剪下來的廢棄蘋果枝條。去年,王成剛成功研發出蘋果枝條生産生物質有機肥技術,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認證,獲得了國家專利。“我生産的這種有機肥比市場上的許多有機肥便宜,有機質含量在90%以上,用它種出來的蘋果口感絕佳。”王成剛説。

  經過多年市場磨礪,要生産綠色、生態、環保蘋果成為棲霞果農的共識。為確保蘋果生産全過程安全可控,棲霞市構建了以標準化生産為基礎、網格化監管為重點、資訊化追溯為紐帶的品質安全保障體系。“我們實行農資市場準入制,形成了覆蓋市鎮村的封閉運作的農資配送體系和上下相連、三位一體的品質安全檢測網路。”棲霞市市長陳兆寬介紹説,他們以資訊化追溯為紐帶,實現了蘋果從果園到餐桌的全程資訊公開,消費者可通過網站、免費電話和手機掃描等方式進行查詢驗證。

  點擊滑鼠賣蘋果

  “輕點滑鼠,一天就賣出2萬箱,銷售收入達150多萬元,列印投遞單的色帶紙就換了10多個。”“雙11”期間,在淘寶上開設“王小二果園”的王樂將忙得腳不沾地。如今,王樂將把自己及周邊鄉親們栽種的七成以上的蘋果搬到網上銷售,在全國有二三十萬個固定客戶。

  蘇家店鎮孫家村果農孫小磊,今年多了一個頭銜——電子商務講師。去年,孫小磊開設了網店“牛頓果園”,專門銷售棲霞蘋果,一年間就賺了20多萬元。今年,他被市裏聘為培養電商創業者的講師。

  網路讓棲霞蘋果多了一條銷售渠道。近年來,棲霞市大力實施“網銷進萬家”工程,建立起以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為骨幹、以特色網路店舖交易為主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電子商務體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城鄉居民加入到網銷隊伍。目前,棲霞已建設農産品門戶網站8個,發展網路店舖560多家,其中蘋果網路店舖300多家,年銷售蘋果4萬餘噸。廟後鎮前羅泊村160戶農民有40多戶開了網店,年銷售蘋果近300噸。

  一棵蘋果樹托起一座城市,棲霞享有“中國蘋果之都”、“中國蘋果第一市”等美譽。如今,棲霞的蘋果樹正結出越來越多的“民生果”,帶領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