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聽鄉親們侃“糧經”

  • 發佈時間:2014-12-06 03:38: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冬時節,熱鬧了一年的田野靜了下來。玉米收了、水稻割了、馬鈴薯挖了,忙碌的身影和歡騰的農機漸次歇息。這份難得的清閒,是下一次收穫的孕育,是種糧人最有興致回味一年辛苦一年糧的時刻,《經濟日報》記者聽到了一個又一個關於糧食的故事。

  行行是邊壟、

  處處是地頭

  吉林省德惠市松花江鎮東趙家村村民張雲軍,是第二年採用高光效寬窄行栽培技術了。去年,他的綠色水稻畝産達1450斤,比前年提高了150斤。“今年又高了50斤,每畝還有省裏的20元技術示範補助。9畝地雖然不多,但是綠色水稻每斤收購價比普通水稻高5角錢,收益很可觀。”張雲軍興奮地告訴記者。

  過去,壟向一般隨道路定,多是南北壟、東西壟,高光效技術則需要斜壟。老張説:“剛開始我也不明白,後來,中科院東北地理所的專家來了,他們説這是有利於水稻生長的最佳方向,光能利用率最高,産量也會提高。後來我懂了,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行行是邊壟、處處是地頭’唄。我的地就在村邊上,不影響旁人,調整起來方便。”

  連續2年的種植讓張雲軍成了高光效栽培的科技示範戶,周邊一些農戶也跑來向他求教,記者就正好碰到了這麼一位老鄉。“新技術只是調整壟向這麼簡單?”他很疑惑。

  張雲軍説:“當然不止這些。除了重新整地再起壟,對水稻育秧、移栽要求也很高,單位面積株數多,還要配套水稻高光效移栽機。不過,多用秧苗相當於多了1分地,産量自然高。”

  技術大面積推廣面臨的不僅是投入的增加,還有壟向調整的現實不便。松花江鎮多位農技員向記者反映,很多農民就因為嫌麻煩而不願意調整。但是農技人員並未放棄,他們通過專家講解、現場諮詢等方式,逐個做農戶的工作,力求整村推進。為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吉林省財政按示範面積對農戶整地、插秧給予補助。如今,趙家村全村已實現高光效栽培模式。

  與張雲軍一樣,更多的種糧人越來越感受到技術增産的好處。黑龍江農墾七星農場的水稻科技示範戶張景會種著650畝水稻,説起“旱育壯秧”、“葉齡診斷”等名詞也是頭頭是道。“以前沒有葉齡診斷技術時,我固定在7月15日施穗肥,但是每年氣候不一樣,有時候就會有貪青早熟的情況。現在根據葉齡管理,水稻長到9個半葉時施肥,效果特別好。”今年,七星農場還重點推廣應用了集中智慧化浸種催芽、缽形毯式育苗機插、勻速精量播種等新技術,113萬畝水田創造了水稻17億斤産量的奇跡。

  農田水利

  讓“三跑田”變了樣

  張心躍是山東省臨邑縣國寨村的“德州糧王”,“糧王”有哪些“糧經”?

  “今年受極端天氣影響,差不多從春一直旱到秋,有些地方病蟲害嚴重,可我的小麥、玉米還是獲得了高産,玉米畝産達到2000斤。”張心躍告訴記者。

  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業而言,2000斤的玉米畝産從何而來?“這個産量扎紮實實,一點水分也沒有。”“糧王”帶記者到剛剛收穫完的玉米地找尋豐收秘訣。

  整齊成方的田畝周邊有許多小立柱,是小農水工程的出水口。“小白龍”一接,泵站一刷卡就可以實現自動化灌溉。泵站管理員孫守坤在電腦上調出當地的路網、渠網以及泵站、出水栓的位置,記者發現,這樣的小農水工程已經在臨邑縣廣泛鋪開。牽住水利“牛鼻子”,臨邑縣形成了灌排結合、豐蓄枯用、河渠相連、庫庫相通、水量互濟的現代水網。

  “從4月盼到秋收,雨水情況一直不理想。要是在以前,家家戶戶都要扛著水泵到溝渠引水,溝渠遇旱沒有水,就只能幹瞪眼。現在多虧了小農水配套工程,農田及時止渴。前幾年,到處都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可如今農田水利讓‘三跑田’變了樣,保障了糧食生産。”張心躍説。

  張心躍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過去大水漫灌,化肥還沒有被莊稼吃透就被沖走了,留住的肥料泡在水裏又容易燒壞作物。如今高效灌溉,每畝地肥料損失減少了35%至40%,莊稼還能更好地吸收養分實現增産。不僅如此,雇人澆地一畝50元,不雇人自己回來澆地,賺不到錢還要搭上路費。現在,小農水澆地一畝只需15元,自動化灌溉更方便了!“省工省錢又能增肥效,農民咋能不歡迎!”張心躍説。

  近年來,臨邑縣狠下工夫打通莊稼喊渴的“最後一公里”。今年7月,又整合資金新建小型提水泵站14座、清淤溝渠56.3公里、埋設管道129公里,建成高標準輸水灌溉面積2.3萬畝。“這讓今年農業生産有旱象無旱災,全縣有效灌溉面積達到70.1萬畝,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提高了12個百分點。”臨邑縣縣長林春元告訴記者。

  天還是那個天,地卻在改變。在糧食主産區,像張心躍一樣受益的大戶越來越多。

  由一艘船

  到一個艦隊的轉變

  “過去,一家一戶分散耕種三五畝地,糧食增産受限不説,還弄得一大塊地高低不平,凈是田埂,大型農業機械不好發揮作用。現在,隨著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我們逐漸摸索出規模化農業經營的經驗,改善了生産條件,産量也搞上去了。”48歲的雷修春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西二鋪鄉春雨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一談到規模經營後帶來的産量變化,他就打開了話匣子。

  目前,合作社已經流轉了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總流轉規模已超過2650畝。“明年還要擴大規模,我們再吸納幾個種田能手,産量還能再提高。”雷修春對種糧很有信心,他的兒子也辭掉了城裏的工作,決定回家和父親一起好好幹。

  對規模經營的好處,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淮河糧食産業聯合體的負責人李清武也深有體會。別看現在淮河糧食産業聯合體已是遠近聞名的産糧“巨無霸”,可是,從異鄉到埇橋創業的李清武卻在最初遭受了質疑。看中的1000畝地,只有一半村民願意流轉給他,剩下30%在觀望,還有20%堅決不幹。

  “種不種得好,咱3年後見!”李清武心氣高,但一下種1000畝地,種、收、管都成了問題,險些絕收。這逼著他開始動腦筋:靠自己單打獨鬥不行,得發展“聯合體”一起擠成本、提效率。2012年7月,逼出來的“聯合體”成立了。李清武説,“聯合體”的成員都是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其中,10家專業合作社主要承擔耕、種、管、收全程生産服務,18家家庭農場負責土地流轉,按標準種植農作物。目前,聯合體流轉的土地面積已有4000多畝,託管的土地面積達1萬多畝。

  李清武説,這是“由一艘船到一個艦隊的轉變”,聯合體的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算下來,“聯合體”的小麥平均畝産可以增加100斤、玉米增加200斤,而耕種一畝地的成本卻比一般家庭平均低200元左右。

  規模經營讓一畝地裏可以忽略的改變,在上千畝沃土上放大顯現。李清武深有感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