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期貨市場不能"自娛自樂" 更不能"脫實向虛"
- 發佈時間:2014-12-05 09:42:1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消息 5日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參加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是現代金融市場體系中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期貨及衍生品不能為創新而創新,不能超越現貨市場的發展階段和發育程度,是一把“雙刃劍”。期貨市場不能“自娛自樂”,更不能“脫實向虛”,要堅持發展的速度與監管的能力相適應,創新的步伐與風險控制的水準相匹配。
以下為講話全文:
很榮幸參加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經過十年的辛勤耕耘,期貨大會已經成為國際、國內,現貨、期貨,政府、市場之間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和品牌。首先我謹代表中國證監會對本屆大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來自海內外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援中國期貨市場改革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經過20多年的探索,我國期貨市場在市場規模、産品創新、法規制度和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與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日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目前,我國共上市了45個期貨品種,覆蓋農産品、金屬、能源和金融等各個領域,成交量、成交金額、客戶保證金、投資者開戶數等主要指標分別較十年前增長了數十倍。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已連續五年居世界前列。以成交金額計,滬深300股指期貨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指期貨合約。
在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方面,期貨市場越來越重要。期現相關性在0.9以上的期貨品種超過60%,80%以上的期貨品種存在期貨價格引導現貨價格或期現價格相互引導的關係。銅、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種期貨價格正逐步成為産業鏈企業的定價基準。大部分商品期貨品種法人客戶持倉比重超過45%,金融機構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的持倉比重分別達到50%和60%。據統計,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有300多家利用期貨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覆蓋20多個行業。越來越多的涉農主體利用期貨市場來管理生産經營,探索諸如“保底價訂單+場外期權+期貨”、“訂單+保單+期貨+信貸”等業務模式,通過金融機構專業化服務,實現風險剝離,從而穩定農民收益,助推訂單農業、土地流轉等農業産業化經營發展。
應當看到,我國期貨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當前迫切需要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回答期貨市場對經濟發展到底有何重要意義。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歷過一次關於金融衍生品經濟價值的大討論,美國證監會、美聯儲、財政部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歷時3年,完成了期貨期權對經濟影響的研究報告,很大程度上統一了思想,推動了美國期貨衍生品市場的蓬勃發展。我認為,目前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也到了類似的階段,我們正在組織力量積極推動此項工作。下面我想就期貨市場的經濟功能談幾點認識,請大家參考和指正。
一、發展期貨市場有利於形成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引導資源合理配置。
發現價格是期貨市場的一項基礎功能。由於期貨交易集中、公開、透明的特點,期貨價格能夠充分反映現貨商品供求關係、宏觀産業變化以及各種預期資訊,引導社會資源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成為大宗商品的重要定價基準。參考這一價格基準,同時考慮商品的多樣性、可替代性,品質的差異性以及稅收、運輸成本等因素,進行升貼水處理後,就形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現貨價格。期貨價格要成為基準價格,必須具備一定的市場條件,比如充分發育的現貨市場、銜接順暢的遠期市場和運轉高效的期貨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以期貨價格為核心,即期價格、遠期價格為補充的多層次的大宗商品定價體系。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期貨價格已為企業、政府、媒體等各方廣泛關注、傳播和使用。在美國期貨市場有一個特別有趣的利用期貨市場預測天氣的案例。由於天氣變化是影響橙汁價格的重要因素,敏銳的投資者迅速發現天氣與橙汁期貨價格之間存在穩定的對應關係,通過預測天氣變化能夠準確把握橙汁期貨價格走勢,同時也發現反過來通過橙汁期貨價格可以準確預測天氣變化。對此,有美國媒體笑稱“投資者有自己的氣候學家,因為他們比氣象局更有動力去預測天氣變化”。
在我國期貨市場上,一些成熟品種的期貨價格越來越多的成為生産、貿易、消費的定價參考,這對於完善相關産業現貨流通體系、優化微觀主體經濟管理活動以及在國際貿易中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在國際銅貿易中,長期以來主要採用“期貨+升貼水”定價模式,購銷合同幾乎都是“開口合同”,即只規定購銷數量,價格主要參考LME的期貨價格。近年來,隨著我國銅期貨市場的發展成熟,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參考上海銅期貨價格。以上海銅期貨為價格參考的銅註冊品牌已有57個,總産量約1180萬噸,約佔全球銅總量的55%。
二、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管理風險,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
套期保值是期貨市場的另一個基本功能。根據風險偏好理論和現代金融工程理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期貨成為了企業低成本、高效率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企業通過期現聯動、套期保值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企業鎖定成本和收益,實現生産銷售活動的穩健發展。對套期保值效果的評價也不能只看一個市場的盈虧,而是要進行綜合評估。從一些大型跨國企業發展歷程看,期貨市場在規模化經營、産業化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在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中,一大批企業因為沒有掌握或很好地運用期貨來管理風險,最終被市場所淘汰。難怪一些跨國企業負責人明確表示,對於沒有開展期貨交易的産業領域,由於無法進行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即使再大的利潤誘惑,企業也不會輕易涉足。
我國企業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在發展初期,風險管理的迫切性不是很強。但是隨著企業體量的不斷壯大,以及價格波動的日益頻繁和劇烈,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在這方面,企業是有深刻教訓的。以前,國內大豆壓榨企業普遍不會運用期貨管理風險,2004年下半年大豆價格半年內暴跌36%的“大豆地震”發生後,國內壓榨行業整體嚴重虧損,50%的企業破産,許多企業被外資低價收購。近年來,壓榨行業形成了集團化規模生産的格局,參與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壓榨企業佔行業的90%以上。通過合理利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大豆價格跌幅高達38%,但全行業的損失不及2004年的1/4,也沒有出現企業破産潮。
三、期貨市場有利於改善産業鏈運作機制,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一個商品期貨品種的背後就是一個商品的現貨産業。上市期貨産品雖然不會直接增加固定資産投資和消費,但是通過在期貨合約標的、交割制度設計中體現國家産業政策的導向,有利於促進産業升級,淘汰落後産能。比如,為順應國家節約鋼材用量、鼓勵三級螺紋鋼的産業政策,螺紋鋼期貨以三級螺紋鋼作為標準品,二級螺紋鋼作為替代品實行130元貼水交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産品升級、提高品質。目前,螺紋鋼品牌註冊企業的三級螺紋鋼總産量自期貨品種2009年上市時的2047萬噸上升至2013年的8010萬噸,增長了近3倍。三級螺紋鋼産量佔註冊企業螺紋鋼總産量的比例也從2009年的35.3%上升至2013年的86.9%。再如,在期貨品種上市前,作為産能過剩行業的玻璃,産能一直持續增長。玻璃期貨上市以來,價格逐漸圍繞著850元/噸的行業直接生産成本線小幅波動,産能過剩的情況通過期貨價格得到充分反映。今年,已經有十余條生産線在傳統的銷售旺季關停,繼續向産能過剩行業投資的衝動得到了有效遏制。
同時,通過期貨市場的平臺,一些農業企業實現了産業鏈資源整合,提升了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探索出了産業化發展的新模式。比如,以前油脂加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競爭力弱,菜籽油期貨上市後,湖北一家企業短短幾年,借助期貨市場對産業上中下游進行了有效連結,形成了依託區域物流中心、實現全産業鏈的聯動發展。上游端通過“農民經紀人+農戶”和“期貨+定單”的模式,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種植;下游端通過期貨點價穩定供銷關係,拓展銷售網路;中游端充分利用期貨價格資訊和作為期貨交割倉庫的優勢,加快對同一産業鏈油脂加工企業的整合,形成了“龍頭公司+中小油廠”的共贏的合作模式。
四、發展金融期貨有利於促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切實增強市場穩定性。
從境外市場經驗看,股指期貨是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對於改善股市運作機制、提供保值避險工具、完善投資産品體系和促進市場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對股指期貨這些經濟功能的認識也經歷過質疑和反覆的過程。例如,日經225股指期貨曾被認為是日本股市90年代初期下跌的主因,使得日本從1992年開始對股指期貨市場發展採取許多限制性措施。後來事實證明,這些措施非但沒有取得預想效果,反而對日本金融市場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後來這些政策得以修正,日經225股指期貨才逐漸成為全球交易較為活躍的股指期貨之一。
我國股市20年來一直處於單邊運作,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融資融券的推出引入了做空機制,改變了這種歷史,為市場穩定運作注入了雙向均衡的力量。股指期貨上市4年多來,對於提升我國股市的內在穩定性、優化市場結構起到了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一是降低了股市波動性。我們將股指期貨上市前與滬深300成分股波動率、盈利能力、所屬行業等相似的非滬深300上市公司構成一個參照係,然後對比股指期貨上市後其波動率與滬深300成分股的波動率,發現股市波動率下降了11%。二是增強了投資者持股信心。股指期貨上市以來,雖然股市持續震蕩下跌,但證券公司權益類證券投資規模始終穩定在1300億左右。三是吸引了增量資金入市。掛鉤滬深300的指數産品目前有40多只,基金規模近1500億;投資股指期貨的理財産品近800隻,資産規模1150多億。四是弘揚了價值投資的理念。滬深300指數換手率由股指期貨上市前一年的609.2%下降到最近一年的93.5%,降幅達到84.7%。
從股指期貨運作以來的實際情況看,滬深300股指期貨到期交割合約持倉平均佔比不足3%,現貨市場運作與一般交易日沒有明顯差別,市場漲跌、波動和成交情況如常,沒有出現“到期日效應”,跨市場投資者的交易行為相對非交割日沒有明顯變化,交割日指數漲跌幅絕對值的波動率為0.85%,小于非交割日週五和一般交易日的波動率。
同時,國債期貨推出一年多來,在提升國債發行效率、管理利率波動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已逐步得到認可。一方面國債發行投標有了一個重要的定價參考,國債期貨上市以來,財政部15次發行7年期國債,期貨價格與中標價格基本吻合,有效降低了流標風險,促進了國債市場化發行。另一方面也為國債承銷商提供了對衝利率風險的工具,提升了承銷意願和能力。
總之,期貨産品是現貨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産生和發展起來的,只有真正滿足了産業客戶套期保值需求,産業鏈企業在廣泛使用和參與的期貨品種,才能存活並保持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一旦現貨行業的情況發生變化,開展期貨交易的市場基礎不再具備,或者合約規則適應不了新的産業實際,相關期貨品種就會被市場淘汰或者自然消亡。因此,衡量一個期貨産品是否成功,關鍵要看其是否與基礎市場緊密結合,是否能真正滿足産業客戶的套保需求,以及在多大範圍和多大程度被産業鏈企業所利用。
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學會如何創造財富,同時還要善於管理風險、保護財富。據統計,全球500強企業中,有94%通過期貨及其他各類衍生品管理風險。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也是眾多大宗商品最大的生産國和消費國,與世界經濟日益深度融合。我們抽樣了期貨市場有代表性的17個大宗商品品種,其年消費總額共約8.5萬億,若以年均價格波幅20%計算,每年就有1.7萬億元的大宗商品面臨風險損失的可能。因此,發展好、利用好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對於促進企業穩健經營、保障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推動實現製造業強國和貿易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是現代金融市場體系中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期貨及衍生品不能為創新而創新,不能超越現貨市場的發展階段和發育程度。期貨及衍生品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管理風險,使用不當也會引發風險。因此,期貨市場不能“自娛自樂”,更不能“脫實向虛”。要始終堅持發展的速度與監管的能力相適應,創新的步伐與風險控制的水準相匹配。
我們要堅持監管從産品設計開始。新上市期貨産品必須適應實體經濟的真實需要,滿足開展期貨交易的必要條件,同時合約規則設計以及交易、結算、交割等環節必須有相應監管安排以確保不被操縱。要堅持效率和風險的平衡。進一步降低市場成本,提升效率,方便更多的産業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同時兼顧好風險防控,強化以“看得見、説得清、管得住”為核心的風險監測監控能力建設,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要堅持維護市場“三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以打擊市場操縱為重點加強市場運作監管,創新監管模式,豐富監管手段,切實增強市場透明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