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西部鐵路建設是新增長戰略排頭兵

  • 發佈時間:2014-12-05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西部鐵路建設能有效拉動投資和內需,促進地區産業結構優化和中西部經濟崛起,加快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並有力支撐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我國鐵路建設以政府投資和鐵路系統自身融資為主,存在投融資主體相對集中、融資渠道較為單一等問題,積極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是鐵路改革的關鍵。

  在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在保持基本面向好的同時,也進入了以中高速增長和結構調整為主要特點的新常態階段,加快經濟轉型並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戰略性任務。

  鐵路建設資金投資大、項目週期長、對基建、鋼鐵、水泥、工程機械、機車及其零部件、電子設備等産業發展拉動力強,是促進就業、穩定增長、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來,國家持續加大了鐵路建設力度,全年鐵路固定資産投資從年初的6300億上調至8000億。隨著下半年多條中西部鐵路的陸續開工,年內實際到位資金有望創歷史新高。

  鐵路網的延伸,縮短了時空,有力支援了中西部地區經貿發展,促進了國內東西部産業轉移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當前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有力支撐。

  一、我國鐵路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人們常用“國民經濟大動脈”來比喻鐵路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鐵路網就像血管一樣,將養分輸送到各個組織器官。可以説,鐵路建設到哪,就把經濟發展的動力帶到哪。

  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鐵路在最初出現時只是水陸運輸和公路運輸的輔助手段而已,然而從19世紀以後鐵路越來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鐵路時代”是從1830年第一條鐵路的誕生與運營為起始標誌的,鐵路對美國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到19世紀後半葉,美國成為世界上鐵路建設速度最快的國家,鐵路的網路和支線把全國連成一片,鐵路貨運量在1889年是水路運輸量5倍,乘客運載量也大幅增加到5.2億,在美國工業革命和現代化的進程中鐵路名副其實充當著“獨一無二和最龐大的運輸工具”。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呈現經濟全球化趨勢,帶來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巨大變化,使得國際産業分工更加明確,石油、煤炭、礦産品在全球大流通,鐵路運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近年來我國鐵路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201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0.3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以“四縱四橫”為重點的高速鐵路建設取得突破性成就,運營里程突破1萬公里,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投産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

  鐵路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交通運輸效率,直接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有利於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鐵路建設極大改善了我國交通運輸條件,充分發揮了運輸保障作用。我國地大物博,隨著各區域鐵路網之間的融會貫通和高鐵通車,通行能力的增加和運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了運輸效率,直接或間接為乘客和貨主節約時間、降低成本。

  據測算,2014年我國鐵路實現客運量約23億人,旅客週轉量約1.2萬億人公里;全年實現貨運量約40億噸,貨物週轉量約3萬億噸公里。同時,鐵路還積極保障重點物資的運輸,圓滿完成電煤、糧食、棉花、救災等物資的集中搶運任務,把90%以上的運力用於煤炭、糧食、冶煉、農用物資等重點物資運輸,全力保障經濟平穩運作。

  加快鐵路發展有利於推動城鎮化進程。鐵路對城市集聚以及城市體系的形成和完善扮演著重要角色。鐵路建設將拉近區域之間的距離,使大城市的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産業轉移到中小城市的可行性增加。

  從我國實踐看,建設一條鐵路就能夠迅速形成一個城市帶,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京九鐵路為例,京九鐵路自1996年開通以來沿線城鎮規模迅速擴大,大量農業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城鎮化水準不斷提高。今年以來,以鐵路建設投資為龍頭、以鐵路城鎮綜合體為抓手的鐵路城鎮綜合體正在深入研究,該模式的成形必將進一步持續推動新型城鎮化的進程。

  二、中西部鐵路建設有效拉動投資和內需,促進地區産業結構優化和中西部經濟崛起,有力支撐當前經濟穩定增長。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著一定的下行壓力,增加投資對於經濟穩定增長作用明顯。作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西部鐵路建設不僅可以有效拉動投資和內需,還能促進地區産業結構優化和中西部經濟崛起,有“一石多鳥”的作用。

  首先,中西部鐵路建設能夠直接增加固定資産投資以帶動經濟增長。從驅動投資的産業上分析,目前我國房地産投資可能面臨著人口週期所形成的長週期拐點,製造業投資受産能過剩約束,可以依靠的只有基礎設施投資,中西部鐵路建設無疑是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中西部鐵路建設能夠有效拉動內需。一方面,鐵路投資具有産業鏈長、相關産業多的特點,對基建、鋼鐵、水泥、工程機械、機車及其零部件、電子設備等相關産業拉動作用較強。以動車組製造為例,動車組每節車廂有4萬多個零部件,其中85%在國內製造,涉及眾多行業。

  另一方面,鐵路建設將持續拉動和激發當前總體水準較低的中西部地區的消費潛力。鐵路聯係的廣泛性會增強我國中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的有機聯繫,加強中西部地區生産、分配、交換環節的流通,從而使得當地居民的就業和收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引起消費持續增加並刺激消費品生産。

  再次,中西部鐵路建設有助於促進地區産業結構優化,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崛起。鐵路在交通運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通過提高區域可達性,調整區域産業結構並深刻影響著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形成。中西部地區鐵路的大力建設將極大促進中西部經濟的發展,有效改善我國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現狀,對調整我國經濟結構有重要作用。

  國家開發銀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開發性機構,是支援鐵路建設的主力銀行,近年來累計向鐵路發放貸款超過9000億,支援了超過六萬公里的鐵路線建設,重點項目包括京九、京廣、京滬及蘭新二線等眾多鐵路工程。2011年至2013年,國家開發銀行向鐵路領域發放貸款連續三年超過1000億。

  今年以來,為了更好地發揮鐵路建設在穩增長中的積極作用,國家開發銀行繼續加大了對鐵路建設的支援力度。今年前8個月,全國已完成鐵路固定資産投資4050億,在中國鐵路總公司全部貸款總額中國家開發銀行約佔三分之一。

  三、我國鐵路建設以政府投資和鐵路系統自身融資為主,存在投融資主體相對集中、融資渠道較為單一等問題,積極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是鐵路改革的關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鐵路建設投融資體制先後經歷了合資鐵路、區域性鐵路股改融資和吸收社會資本投資等階段。當前我國鐵路建設,吸引了銀團財團、法人資本、社會資本、社保基金、地方政府等投資者的廣泛參與,但以政府投資和鐵路系統自身融資為主。政府投資主要包括國債投資、國家資産實物投資、地方政府投資和鐵路建設基金等方式。

  鐵路系統自身融資主要包括國內銀行貸款、外資借款、鐵路債券和股權融資,其中國內銀行貸款是主要渠道。一般來説,原鐵道部的投資資金來源中,約80%來自銀行貸款和債券,而貸款與債券的比例,一般在2:1到3:2之間。以2012年為例,在鐵路總公司的融資結構中,國內貸款規模為2653.69億元,佔比42.49%,是鐵路行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

  由於貸款等債務性融資模式利息負擔較重,在鐵路建設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中國鐵路總公司負債率不斷上升的問題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融資風險和融資成本也隨之上升。截至2014年3月31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負債總額3.2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負債率繼續微升至64%。在此背景下,吸引社會資本、擴寬融資渠道成為鐵路改革的關鍵。

  鐵路建設項目融資應結合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大膽嘗試各種融資方式,積極探索、拓寬融資領域。

  一是要區分項目屬性,以決定項目融資渠道。對於各類經營性項目,準經營性項目、非經營性項目,分別採取社會招商,創造條件吸引社會資金以及政府投資等方式進行,真正實現政府由全面投資向重點投資的戰略性轉變,為社會資金的準入創造一個基本的體制環境。

  二是充分發揮鐵路發展基金的重要平臺作用。今年4月30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鐵路發展基金,近日鐵路基金公司已經掛牌。今後的鐵路建設中,要充分用好鐵路發展基金平臺,以中央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盤活鐵路用地資源、逐步擴大建設資金規模。

  三是要鼓勵社保基金、外匯等資金參與鐵路項目投資,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