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行浙江省分行助力企業“走出去”

  • 發佈時間:2014-12-05 03:29:3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尹勁勁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和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引導支援下,越來越多的浙江企業邁出國門,直接參與到國際市場的分工與競爭中。但是,面對新的市場、新的貿易夥伴,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也面臨著資金籌措、風險防範、監管遵從等諸多難題,迫切需要經驗豐富的金融機構提供支援。中行浙江省分行充分發揮中銀集團國際化、多元化的整體優勢,不斷創新金融産品,從貿易結算、貿易信貸、信用擔保、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維度為浙江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出口買方信貸支援企業出口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近年國外船東也屢屢陷入“融資難”困境,而浙江作為船舶出口大省,造船行業受到直接衝擊,不少船廠面臨“交船難、融資難、接單難”。為確保我國船舶行業正常發展,國務院出臺了《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鼓勵金融機構增加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幫助造船企業穩定現有出口船舶訂單。中行浙江省分行積極行動,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0年,中行浙江省分行與德國Bertling 簽署兩艘5萬噸幹雜貨船4000萬美元出口買方信貸協議,成為省內首個成功敘做出口買方信貸暨境外船舶融資的銀行。2013年,該行再次與公司達成基本融資意向,但隨著宏觀經濟持續低迷,船廠資金緊張,工程進度緩慢,預期交船期限一再延後,導致該買方信貸專項規模被佔用。根據這一突發情況,該行積極聯繫各家海外分行,最終與巴黎分行達成一致,由其單家提供授信支援,而該行作為零參貸行,依靠以往經驗和與企業良好的關係,全程協助巴黎分行進行授信申報、協議框架談判、各項法律文本擬定等一系列工作。最終,該行於今年8月再次成功投放中船重工出口德國Bertling的3.5萬噸多用途幹雜貨船出口買方信貸,進一步樹立了其在出口買方信貸業務等“走出去”金融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

  富通集團是省民營百強企業,主要從事光纜製造。近年來,富通産品出口量穩步增長,目前已獲得泰國、菲律賓、智利、柬埔寨、緬甸等多國主流電信運營商的供貨資格,並與其建立起了長久、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

  柬埔寨光纖通信網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FOCN”)是經柬埔寨郵電通信部、柬埔寨發展理事會等該國相關部門審批,建設柬埔寨國家資訊高速公路光纖通信網路的主體。光纖資訊傳輸網路二期工程是CFOCN未來十年的一個總體規劃,預算合計投資6.65億美元,富通集團是本項目供應商之一。2013年5月,CFOCN與富通集團簽署了採購框架協議,合同總價約1099.57萬美元。對於合同金額的85%,CFOCN希望得到中行的出口買方信貸支援。中行浙江省分行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功為其設計安排了金額為930萬美元的出口買方信貸,獲得了借款人、出口商的一致肯定,幫助富通集團進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場。

  近年來,中行浙江省分行累計敘做出口買方信貸項目7個,融資金額約1.08億美元,並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建立了一支專業過硬、充滿活力、經驗豐富的投行隊伍,憑藉中行多元化平臺、專業優勢和商業銀行網路資源,向客戶提供“結構化投融資類”、“財務顧問類”、“資産管理類”和“聯動牌照類”四大産品線的多元化綜合金融服務,全面滿足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不斷支援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便利結算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全面融入國際社會的重要工具。中行浙江省分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動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及投融資業務中的使用。2010年6月22日,浙江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新增試點當天,該行辦理全省首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邁出了浙江貿易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自開辦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以來,該行全轄(不含寧波)已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逾3111億元,市場份額位居省內同業首位。

  目前,該行已與23家海外分行簽訂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合作協議,與近100家代理行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業務輻射全球五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義烏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但跨境支付依然困難重重。深化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支援第三方支付平臺、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業務,成為義烏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

  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為省級高新企業,致力於通過網際網路和手機等渠道為用戶提供第三方支付和結算服務。2011年8月,連連銀通獲得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二批支付許可證,成為省內第二家獲得該許可的公司,業務範圍為全國範圍的網際網路支付、移動手機支付業務。2013年11月,在中行協助下,連連銀通獲得人行義烏市支行備案,獨家選擇中行義烏分行開辦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業務。截至10月末,該公司業務量突破4.37億元,業務範圍涵蓋跨境商品貿易、出境航旅等多個領域。

  專業優勢為“走出去”保駕護航

  近兩年,浙江企業在國際貿易領域遭遇到的各類糾紛案件明顯增加,給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帶來了巨大影響。中國銀行作為中國最早的外匯銀行,憑藉素質過硬、服務精良的專家團隊和強大的國際網路,利用國際慣例作為有力武器,幫助客戶有效規避和應對國際貿易糾紛。今年已為浙江企業追回被國外銀行無理拒付、遲付的出口貨款及各類短款、遲付利息、無理扣費近3億美元。

  某出口公司向中行浙江省分行提交了南韓中小企業銀行開立的信用證項下單據一套,金額約59萬美元,經審核,單證相符,單單一致,中行當即按要求出單向開證行索匯。開證行找不出單據的問題,卻把法院止付令當作不符要求的拒付證據。原來,進口商為壓低商品價格,以貨物標誌不清、規格不符為由向當地法院申請止付令。而實際上該批貨物標誌清楚,實際貨物規格符合合同要求,唯一的瑕疵是貨物清單上的規格列印錯誤。

  由於該出口公司第一次與這家南韓進口商合作,公司希望憑藉中行的專業優勢,協助追討全額貨款。該行接受委託後,一方面讓出口公司與進口商聯繫解除貿易上的誤會,一方面利用國際貿易相關條款據理力爭,多次交涉之後,終於收到全款,為出口企業化解了貿易風險,維護了企業的正當利益。

  為使企業進一步掌握國際慣例與最新政策,規避和應對國際貿易糾紛,今年,中行浙江省分行還針對企業客戶舉辦了多項專業講座,深化企業對各項政策的理解:特邀國際商會資深專家、新加坡銀行公會貿易融資技術顧問蘇志成博士講解最新國際慣例對單證實務的影響,以及信用證欺詐風險防範方面的最新案例和對策;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一週年之際,特邀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應堅先生講授自貿區和離岸人民幣市場政策。11月8日,該行還聯合物産集團、新大集團等省內9家主要外貿公司舉辦貿易金融知識競賽,幫助企業增進對貿易金融知識的了解,為企業培養專業人才,提升企業抵禦貿易風險的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