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投資組合拳”怎麼打?

  • 發佈時間:2014-12-04 21:33: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安蓓)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結構調整加快,增長動力更趨多元……隨著中國經濟逐漸步入新常態,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新常態下“投資組合拳”怎麼打?

  重大工程包解決“投什麼”

  人們注意到,近日國家加快重大鐵路項目審批的節奏。記者從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到10月底,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約5900億元,預計全年可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投産新線里程7000公里的目標。

  “從中國的發展階段看,無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民生改善均空間巨大。投資拉動還是穩增長的關鍵,但一定是更注重結構優化和效益提高的有效投資。”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説。

  今年2月以來,圍繞補短板、調結構,國家研究提出並推進資訊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産資源保障工程等七個重大“工程包”。

  我國已明確在今明年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在建工程總投資規模約6000億元;計劃今明兩年建設1000億斤糧食倉儲設施。這些項目的普遍特點是既利當前更惠長遠,是我國實施定向調控、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惠民生的重要舉措。

  調結構惠民生是前提

  三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7.3%,為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1至9月,工業、投資、消費等宏觀經濟數據均較上半年下行,其中固定資産投資與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回落幅度最深,分別下降1.2個和1.6個百分點。

  “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保持一定經濟增速是調結構和惠民生的重要前提。經濟增速換擋期是不確定性上升的風險期,要防止經濟增長出現慣性下滑甚至失速。”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説。

  中國經濟平穩步入“新常態”,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説,前三季度經濟運作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經濟運作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但經濟增長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要克服經濟下行壓力,一是擴大消費,二是調整投資結構、穩定投資增長。

  在一系列投資“組合拳”拉動下,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李樸民預計,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今後幾個月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落幅度將有所收窄。

  體制改革發力“怎麼投”

  重大工程包解決“投什麼”,投資體制改革則瞄準“誰來投”和“怎麼投”發力。

  京港地鐵公司近日成功取得北京地鐵十四號線特定範圍建設權和30年運營權,將投資150億元,負責主要設備的投資建設任務。在特許經營期結束後,京港地鐵將把項目設施無償移交北京市政府。

  “這是北京採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模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的又一條地鐵線路。”首創集團總經理王灝説。京港地鐵由首創集團和香港地鐵有限公司各佔股49%、北京市政府佔股2%。

  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發展PPP模式有利於創新投融資機制,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今年投資‘組合拳’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産投資司巡視員歐鴻説,比如重大工程建設將側重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鼓勵社會資本進入。

  以改革投資體制,撬動社會資本為目標,投資改革“組合拳”連連出招:公佈首批5大領域80個向社會資本開放的投資項目清單;再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央層面政府核準的投資事項比去年再減少40%;創新投融資機制,在更多領域向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資本敞開大門;削減前置審批,推行投資項目網上核準促進投資創業便利化;加快建立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

  “這些政策利好將彌補市場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微觀主體投資活力、拉動有效投資、推動創新創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