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追尋疫苗國際化 開闢新藍海

  • 發佈時間:2014-12-04 11:31:4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吳紅月

  WHO為什麼選擇“民海生物”?

  預防脊髓灰質炎一直是我國計劃免疫的一個重要部分。長期以來,我國採用OPV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疫苗,俗稱糖丸)作為預防脊髓灰質炎的主要辦法。而OPV疫苗病毒可能引起疫苗病例,從2000年到現在已經在11個國家被發現。IPV為滅活疫苗,到目前為止,歐美國家已經完全停止服用糖丸OPV,而採用針劑IPV的方式進行免疫。WHO評價IPV為“最安全的兒童疫苗之一”。國外在IPV的應用上已有豐富的經驗,如葛蘭素史克和賽諾菲巴斯德兩個公司在研發IPV和含有IPV的各種聯合疫苗方面已具有成功經驗。

  目前,全球許多實驗室和廠家均在研發sIPV(sabin減毒),並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荷蘭INTRAVACC公司隸屬於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院(RIVM),主要負責疫苗工藝和檢定研究。Intravacc已開發sIPV疫苗多年,對於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有著細緻的研究。國內尚無sIPV産品上市。

  從2012年開始,一項名為“全球消滅脊灰計劃”被提出,即在全球範圍內發展中國家中,尋找有興趣與世界衛生組織和荷蘭Intravacc研究所合作,進行安全、有效、可支付的sIPV單苗和聯合疫苗的研發、生産、銷售。

  那麼,為什麼項目最終會選擇在中國,選擇北京民海生物?杜偉民表示,這得益於北京民海生物一直強調注重與國際大企業的合作,在生産技術標準上均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被業內認為是國內少有對跨國公司生産標準和模式熟悉和了解的疫苗生産企業。據了解,在國際合作方面,北京民海生物有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全球獨家轉讓、研發及生産技術,特別是成功引進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全套生産技術;還有從美國默克引進的B型肝炎疫苗生産技術,在技術轉移項目管理方面經驗豐富。

  2012年,在經過多輪的資質評審和篩查、世界衛生組織和Intravacc現場審核、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的全面評估之後,民海生物被正式選為sIPV的技術轉移接收方。

  2014年4月15日,在WHO代表的見證下,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荷蘭INTRAVACC公司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北京)國際技術轉移大會重大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簽署了雙方關於sIPV項目的合作意向書,並於2014年9月23日完成了正式的sIPV生産技術許可協議的簽署。

  “作為國內大型的疫苗生産廠商,北京民海在研發及産業化方面有自己獨到的優勢,産品佈局具有國際化水準。這次的合作將最大程度的發揮其自身優勢,全面推進sIPV項目的順利實施。” 杜偉民説。

  該項目將由WHO負責安排和監督,Intravacc公司負責提供所有的技術資訊和人員培訓,北京民海則負責進行從研發到臨床以及産業化的研究並且定期提供研究成果。杜偉民強調,北京民海生物承諾在疫苗産業化之後,將負責向Unicef等國際組織提供sIPV疫苗。

  在國際市場掌握主動權

  “2003年我在加拿大時,三聯疫苗售價200美元/針,如今,國內也有了這樣的多聯疫苗,由於我們自己具有了創新能力和規模化生産能力,普通百姓接種的費用不過30元/針,這期間不過十年時間,但卻是中國疫苗産業快速向國外靠攏的大好發展階段”,在國外有過生活體驗的杜偉民,最關注國外疫苗市場的發展,也形成了他辦企業搞創新研發的國際視野。他認為,要想讓中國百姓能夠用得上技術先進又價格低廉的疫苗,不僅僅在品質標準上要接近國際先進水準,最重要的是要在引進和吸收的基礎上完成創新和飛躍。杜偉民的目標就是要讓自己的産品接近甚至超過國際領先技術和品質水準。

  2014年2月4日,在北京芬蘭大使館內,北京民海與芬蘭FIT Biotech公司就聯手結核病疫苗臨床及市場開發項目簽約。芬蘭FIT公司首席行政官Reijonen表示,他們對中國46家疫苗企業中的32家進行考察,最終選擇了北京民海生物。Reijonen 説,“之所以認同民海,是因為民海生物的國際化能力比較強,他們曾經與默克合作B型肝炎疫苗,與巴斯德合作狂犬病疫苗,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五價輪狀疫苗,與PATH基金會合作疫苗佐劑,北京民海生物有著和這些知名跨國企業的合作經驗。”

  熟悉國際企業的運作模式,是北京民海生物與國內其他疫苗企業最大的不同,從開創之初就強化和引進了跨國公司較為全面的企業管理和生産流程標準,並形成企業特有的發展文化,是北京民海生物快速實現中國本土創新以及邁向國際化的關鍵。

  作為一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和積極的創新者,杜偉民一直希望嫁接國際最前沿技術,走上世界舞臺上,掌控疫苗技術和市場話語權,並將其作為戰略思維和根本心願。

  記者在與杜偉民的多次面對面交流中發現,“産業化”、“品質標準”、“創新能力”以及“國際化”是杜偉民的常用詞彙,其中“國際化”三個字在他的語匯中出現的頻率最高。“中國有著廣大的市場和未來的經濟發展動力,這些都是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合作的出發點。但是,在國際合作中,北京民海一定要有戰略主動權。”杜偉民對此信念異常堅定,並希望在自己企業的運作中貫穿始終。

  此次簽約正值習總書記提出未來中國發展的“一帶一路”之際,杜偉民對此為國內疫苗産業國際化帶來的新契機也是興奮不已。他表示,北京民海生物將在現有的聯合疫苗及引進sIPV疫苗的基礎上,大力開發多聯的疫苗,保持國內聯合疫苗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縮短與國際疫苗研發及製造企業的差距,他説,“我們將順應大勢找尋更多新的‘藍海’,為民族疫苗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創新啟示錄

  隨著中國生物醫藥産業不斷發展和強大,許多生物醫藥的研發和生産都在積極地與世界靠攏,以疫苗生産為例,2013年12月,成都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疫苗預認證,進入全球日本腦炎疫苗免疫聯盟採購名單,WHO(世界衛生組織)向中生集團旗下成都蓉生購置2000萬人份。2014年11月,時隔一年,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完成了與荷蘭INRAVACC公司的sIPV技術轉移的正式簽約。這一技術轉移表明北京民海生物所生産的sIPV疫苗完全符合WHO的技術規範和標準,也將成為國際採購名單中的一員。

  與中生集團不同的是,北京民海生物成立於2004年,其總部設立在高新企業林立的北京市大興區生物産業基地,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該公司董事長杜偉民向科技日報記者坦言,北京民海生物一直致力於自主研究與開發符合中國國情的疫苗産品,目前有包括國內唯一自主智慧財産權聯合疫苗技術的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麻疹風疹聯合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三個産品在市場銷售,即將上市的還有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人用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等産品。杜偉民説,“此次簽約成功標誌著我們已經找尋到適合國內疫苗産業發展的‘藍海’。未來,北京民海生物將參與更多的國際合作,走出一條國際化的新‘航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