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油價暴跌:是市場規律還是“權利遊戲”?

  • 發佈時間:2014-12-03 21:26: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 電 題:國際油價暴跌:是市場規律還是“權利遊戲”?

  中新社記者 劉旭

  今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從每桶100多美元高位持續下跌。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1月27日決定不減産後,國際油價更是出現10%暴跌。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11月28日價格創下近5年多來最低點,收于每桶66.15美元。油價暴跌不僅給全球經濟帶來重要影響,也讓國際關係走勢備受關注。

  油價觸底?根本原因在市場週期波動

  “最近的油價下跌,是市場週期性變化的結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對中新社記者説,經過2007年至2008年的價格高峰,國際油價下跌屬正常的波動趨勢。

  具體來看,首先是供求關係影響油價變化。供應上,美國爆發頁巖油革命,突然增加的供應減輕了北美市場對國際石油的依附度;需求上,世界經濟不景氣和全球能源結構調整導致石油需求增長緩慢。國際能源署在11月上旬發佈全球能源展望報告中預計,未來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將明顯放緩,從過去20年每年2%下降到2025年後的每年1%。供應方的多元化和需求方的增速放緩,導致買方市場出現。

  此外,由於美聯儲結束量化寬鬆政策,美元面臨升值預期,而以美元為計價工具的石油價格下跌也是正常規律。

  油價“陰謀論”?地緣政治博弈確是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各種“陰謀論”也開始流行並集中在兩個版本:一是“沙特在利用低油價打擊美國頁巖油”。頁巖油革命已令美國嚴重威脅到沙特在原油市場穩坐多年的頭把交椅。

  另一版本則為,美國和沙特在利用油價“打壓”俄羅斯和伊朗。根據德意志銀行10月公佈的數據,俄羅斯需要每桶約110美元的價格來平衡預算。而伊朗則需要每桶130美元的價格支撐。兩國都是美國和沙特在地緣政治上的對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際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龐昌偉在對中新社記者説,上世紀80年代,美國和沙特確曾通過壓低油價,使嚴重依賴油氣出口的蘇聯經濟陷入全面困境。但現在無此必要,因為真正決定油價變動的還是“看不見的手”,如果人為壓低價格,美國大批生産頁巖油的小公司也會減産,最終價格會回到市場。

  陳鳳英則認為,美國和沙特的確可通過“價格戰”來打壓俄羅斯,並“順帶”壓低拉美經濟的發展士氣,達到其政治或商業目的。但在此過程中,美國也會因難以獲利而傷及自身。

  也有觀察者認為,油價博弈,已越來越呈多極化特徵,無論美國還是沙特,都沒有能力獨自在國際油市翻雲覆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宋國友日前就對中文媒體指出,需要引入一種均衡的分析框架,把經濟和政治安全兩大變數通過合理的系數和解釋,共同納入到國際油價變化分析中,以排除單獨的純市場論和單獨的純安全論的片面性。

  中國應為國際油價下跌負責?純屬無稽之談

  對於《華爾街日報》日前刊文評論指“中國經濟硬著陸導致石油需求放緩,中國是國際油價下跌的重要推動因素”。

  龐昌偉指出,“這種言論既無數據支撐,也不合邏輯,純屬無稽之談。”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原油總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9.2%,達到2.526億噸,10月份原油進口量也同比大增18%。這些數據表明,在全球油價連續下降期間,中國一直在增加原油進口。

  “中國是世界油價的穩定器,而非破壞力量”,龐昌偉説,如果沒有中國拉動,國際油價恐怕要經歷斷崖式的暴跌。

  陳鳳英指出,中國經濟增速確在放緩,但背後也有中國經濟轉型的原因,與“硬著陸”相反,中國政府正將經濟帶向“軟著陸”。油價下跌,除了能以更低價格購入石油,也能促進中國“限煤穩油增氣”的能源結構調整。“改善能源結構,走節約型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正確的事情。”

  “與抄底救市相比,經濟結構轉型才是中國為世界經濟做的最大貢獻”,陳鳳英強調,中國正在向世界釋放一個資訊,中國不會無度進口能源,而是要樹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真正轉向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