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一班人
- 發佈時間:2014-12-03 08:29:30 來源:雲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尹瑞峰 謝煒 左超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三營鎮共和村鄭家莊,村民有525人,其中黨員就有38人;村民小組黨支部一班人説話算數、處事公道,帶領大家甩掉貧困帽子,走上小康道路。
初冬時節,鄭家莊村口的田裏,綠油油的蒜苗長勢喜人。高漢雲抱著一捆拔起的蒜苗,邊走邊告訴記者:“如果價格好,馬上又可以收入一萬多元。”
前些年,鄭家莊並沒有種大蒜的傳統。2008年,村小組黨支部書記何國祥帶領黨支部一班人出錢把蒜種拉回村來,賒給農戶種植,待第二年賣了以後才付款。這一嘗試獲得了極大成功,老百姓嘗到了甜頭,如今村裏每家每戶都種,面積達到300余畝,種蒜成了村裏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2010年,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才3800元,到去年,已達到了6950元。在村裏村外人眼中,鄭家莊的快速發展,除了村民的勤奮努力,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個被群眾視為“主心骨”的基層班子和領頭人。
三營鎮黨委書記馬明評價:“在十里八鄉,鄭家莊村民小組的班子公認最強,黨支部書記是致富能手,樂善好施,有威信;兩位村小組長一藏一漢,都是致富能手,工作能力強。”
何國祥、曲登,是全村老人、小孩都能脫口而出的名字,而這兩個名字都指向同一個人——鄭家莊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他的藏族名叫曲登,同時還起了個漢族名字。在鄭家莊採訪,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村民對他發自內心的敬佩。
這位藏族漢子聰明能幹,靠繼承父業經營中藥材生意在村裏率先致富。生意雖忙,但村裏的事他從不推辭,誰有困難他都盡力去幫。
火紅的柿子綴滿枝頭。白族院落裏,23歲的寸鎮源拉起袖子,小時候燙傷痕跡依然清晰。爺爺鄭曉東回憶,孩子燙傷後醫藥費不夠,何支書帶頭捐了1000元錢,大家看到了也跟著湊錢。孫子康復後,這件事情在老人心裏記了很多年。
村民王洪康父親過世得早,家裏非常困難,何國祥看在眼裏。他先是借了5000元錢給王洪康養起了奶牛,後又讓王洪康跟著自己走南闖北賣藥,手把手地教。
幾年後,王洪康有了賣藥經驗,何國祥又自掏腰包讓王“自立門戶”。經過7年的打拼,王洪康收入可觀,2008年在家裏蓋起了30萬元的樓房,也成了全村的致富榜樣。
“沒有何書記的傾囊相助,我哪會有今天的好日子。”在感激何國祥之餘,王洪康也從他身上學會了如何幫助別人。如今,村裏村外跟著他出去做藥材生意的人已經有10多人。
正是通過這一件件小事,讓何國祥在村裏贏得了尊重,也贏得了威望。
“先富帶動後富,富的幫助窮的,自己富還得大家富。” 何國祥説,老百姓的事情就是要“吹糠見米”。懷著這個願望,他帶著鄉親們一起做藥材生意,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小組的藏族小組長楊秀弟、漢族小組長王慶榮也都帶富了一批村民。“教會徒弟,會不會餓死師傅?”面對疑問,楊秀弟的回答很樸實:“一個人富起來,身邊的親戚朋友卻沒富起來,周圍的人也沒富起來,那自己也沒面子。”
楊樹培就是楊秀弟手把手教會認藥、做生意的村民。“秀弟就像親大哥一樣,不是只顧自家的事。”他説,自己做藥材生意前,一年收入不到1萬元,現在一年能賺20多萬元。
如今,村裏超過60%的人忙時務農、閒時經商,藥材生意做到了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全村每年藥材銷售收入180多萬元,還帶動三營鎮形成一條藥材街市。
部分群眾生活逐漸好起來,還有一些沒有富裕怎麼辦?村黨支部想了一個辦法,採取黨員交叉包戶的方式結對幫扶不同民族群眾,在互幫互助中促進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黃中華家是支部書記何國祥的結對幫扶對象之一,多年來,何國祥大事小事都幫忙,這讓黃中華感激不盡。而最讓他為之感動的是,當年何書記找到自己建議發展養殖業,並借給他7000元買奶牛。有了啟動資金,再加上幾年的打拼,他徹底甩掉了貧困。
發展生産,有黨員帶頭;建設家園,同樣也有黨員帶頭。為了改善村裏的生活環境,村黨支部在爭取到上級補助後,帶著大夥投工投勞積極參與村間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黨員同樣做得多、衝在前。
黨小組長鄭泮池回憶,修入村道路時爭取到的資金不夠,黨員就帶頭捐款,帶頭出工幹活,還實行黨員包段,負責哪一段就幹到底。老百姓看在眼裏,紛紛投工投勞,硬是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把這段道路修了起來。
“是黨員就必鬚髮揮好先鋒模範作用。”何國祥自己這樣做,也要求黨支部的每個黨員都這樣做。有一次,黨員鄭沛池因沒有按時組織完成好計劃的植樹綠化任務,受到何國祥的嚴厲批評。從那以後,任何事他都按質按量完成。
“發展生産他們想點子,解決糾紛他們衝前頭。”村民説,村黨支部已經成了發展經濟的“主心骨”、村民矛盾的“化解者”、社會和諧的“維護者”。
有了強健的領導班子,還必須有牢固的基層陣地。在村子中心一座清幽的小院內,多功能黨員活動室、聯防隊值班室、老年活動中心、綜合文化活動室一應俱全。小組長楊秀弟介紹,村裏的大會小會都在這裡開,還配齊了電腦、電視、音響、圖書等設備和資料,為豐富黨內生活和黨員群眾開展業餘活動創造了條件。
“我已經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現在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採訪接近尾聲,王洪康告訴我們這個他感覺很自豪的“秘密”。
“你的介紹人是誰?”
“是支部書記何國祥、村民小組長王慶榮、楊秀弟。”
“為什麼是他們?”
“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黨員就是要當先鋒、做榜樣,帶領大夥把日子過好,我也想出一分力!”王洪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