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實驗室:海信的制度特區
- 發佈時間:2014-12-03 01:30:5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信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以來,共承擔科技部的國家級項目12項,省級項目1項,市級項目3項,申請專利350項,其中發明專利290項,獲得省市科技獎勵6項。”談起實驗室建設運作情況,海信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海信集團首席科學家黃衛平博士如數家珍。
實驗室科研成果創造了多個國內第一,如第一款産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晶片,結束了七千萬中國彩電無中國芯的歷史;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産線,拓展了中國彩電業的生存空間;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超短焦鐳射影院電視,開啟無屏電視的新時代;第一例應用三維醫學影像重建與顯示技術的臨床手術,成功挽救一名2歲肝臟腫瘤兒童的生命。
合作平臺,高校企業實現互惠共贏
黃衛平表示,實驗室奉行“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注重全員創新的文化積累,開展顛覆性創新研究,建立各種創新資源交流、碰撞、共用的探索平臺,同時,著重建設互惠共贏的産學研交流合作平臺。高校在知識、人才和國際化方面具備優勢,企業在市場、資本和行業具備優勢,實驗室基於雙方的優勢實現合作共贏。
據介紹,目前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與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中科院聲學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東南大學、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山東大學等12所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在智慧交互技術、數字多媒體計算、積體電路設計、顯示技術、數字多媒體終端的嵌入式軟體等領域開展長期合作。特別是實驗室與山東大學深度合作,聘請山東大學教授作為特聘教授和學術帶頭人,山東大學聘請重點實驗室主任黃衛平博士擔任山東大學資訊學院的院長,從項目、人才和科研基地三方面全面合作。
制度特區,確保實驗室高效獨立運營
為保障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效獨立運營,海信集團將實驗室設為制度特區。一是設立穩定投入機制,每年對實驗室的投入都在5千萬元以上,保障研發投入的持續性和強度。二是建立多模式的研發評價管理機制,尊重科技創新規律,按照不同類型的研發課題建立不同模式的研發評價標準。三是通過股權激勵、科技標兵等物質獎勵與榮譽,建立研發人員的長效激勵機制。四是建立統籌協調的成果轉化機制,通過全過程的研發流程設計實施全過程、系統化管理推進,及時將技術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産品,實現了技術創新的良性迴圈,確保創新投入成效。
前沿探索,提升基礎研究水準
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應在工程技術研發的同時要緊密跟隨相關領域國際學術研究前沿,進一步提升實驗室的基礎研究水準。黃衛平博士説,為此,海信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從建設以來,始終緊緊圍繞數字多媒體技術的關鍵技術,在四個主要研究方向進行自主創新的突破——
多媒體計算技術。通過對新型多媒體音視頻標準的研究,致力於多種新型編解演算法的優化,提升編解碼軟體的運作效率,以最終提高編解碼速度; 實現跨平臺演算法軟體移植和拓展應用,為相關多媒體晶片的設計開發等提供支援; 培育和實施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音視頻技術標準,強健民族電子資訊産業自主創新的脊梁。
數字視頻技術與多媒體晶片設計。以數字圖像、視頻處理技術為突破點,形成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有效積累,確立技術競爭優勢;採用SOC技術,提高晶片的整合與整合程度、擴充功能,實現産業鏈優勢資源整合利用、增強産品競爭能力;立足整機的關鍵技術需求和關鍵器件的技術發展,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數字視頻類晶片,做強“中國芯”。
網路多媒體技術。通過對寬頻和家庭網路關鍵技術的研究,構造家庭內部的多媒體網路拓撲結構和家庭內外部的網路交互機制;實現家庭內部的3C終端設備的網路增值功能和拓展功能,併為用戶提供基於智慧小區和數字家庭系統的系統解決方案;致力於多媒體網路技術標準的研究,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閃聯標準走向國際做出貢獻,而且為標準的實施和産業化推進做出自己的貢獻。
高清晰度多媒體顯示終端技術。新型顯示技術及其器件研發; 基於視頻晶片技術和多媒體網路技術的多媒體終端研發;解決從多媒體顯示技術到終端解決方案的關鍵與共性技術問題,為我國的數字多媒體顯示終端産業的健康發展,在技術上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