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南觀鳥遊如何振翅高飛?

  • 發佈時間:2014-12-02 08:29:18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單憬崗

  核心提示

  12月1日清晨,太陽尚未展露笑顏,但是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塔市站附近,一陣陣“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不絕於耳。冬天已經到來,大量遷徙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飛到了這裡,我省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最佳觀鳥季節。

  隨著國人的收入節節攀升,人們的旅遊方式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細分,親近自然、生態環保的意識也越來越提升,觀鳥旅遊就在這種趨勢下,逐漸走進一些人的生活。

  作為國際旅遊島,海南一直重視生態旅遊的發展。守著豐富且奇特的鳥類資源,面對著“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觀鳥旅遊市場,海南需要破解諸多瓶頸,才能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鳥源豐富

  全國有記錄的鳥類 海南佔了1/3

  擁有不少珍稀鳥種記錄和有重要保育價值的水鳥棲息地

  “今天一位鳥友在東寨港拍到了一個好東東。”香港嘉道理駐海南保育主任盧剛在“海南觀鳥會”的微信群裏興奮地發佈了一個消息,很快引來“鳥友”們的跟帖。有人猜是扇尾沙錐,盧剛説“比這個高端多了”。最終有人認出來是長嘴鷸,盧剛高興地説:“這是東寨港首次觀測到這種鳥!”

  從2003年開始,盧剛等人就開始堅持“海南越冬水鳥調查”,這成為國內沿海省份堅持時間最長的此類調查。

  “前10年我們發現的海南鳥類新記錄有16種。”盧剛一一介紹説,這些鳥類包括:針尾鴨、琵嘴鴨、綠頭鴨、鳳頭潛鴨、鴛鴦、大勺鷸、長嘴鷸、流蘇鷸、黑尾鷗、灰林銀鷗、白琵鷺、翹嘴鷸、紫水雞、黑領椋鳥、金翅雀和灰林鵖。此外,還有白腹海雕和漁雕這樣極為難得的珍稀鳥種記錄。他們還發現了一批有重要保育價值的水鳥棲息地。

  冬季水鳥數量較多的是東寨港、清瀾港、洋浦灣和三亞,種類較多的是東寨港、清瀾港、四更和新盈。這幾個我省最重要的越冬水鳥棲息地各具特色:東寨港以雁鴨類見長,鸻鷸類也不少;清瀾港一帶灘塗是一個很穩定的鸻鷸類越冬地,種類豐富;洋浦港是鷗類的樂園,在我省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大型鷗類可在那裏尋獲;四更則是我省最重要的黑臉琵鷺越冬地,並不時有驚喜鳥種出現。

  “相比于海南的陸地面積來説,鳥類不可謂不豐富。”盧剛介紹説,海南島的陸地面積只約佔我國陸地面積的0.37%,但海南島所擁有的鳥類卻約佔目前中國有記錄鳥類的1/3。而且,作為一個島嶼,海南島有著形成特有物種的絕佳條件,迄今已發現的我省鳥類特有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鶯3種,特有亞種53種,包括鷹雕、白鷴、綠皇鳩、領角鸮、夜蜂虎、粟啄木鳥等。

  鳥遊未興

  兩屆觀鳥賽觀眾不到兩百人

  每年來海南旅遊的遊客中,其行程少有涉及觀鳥項目

  “我在萬綠園拍到白腹鶇了,這可能是海口的新記錄!”國內知名NGO組織、自然之友觀鳥組組長李強這幾天正率一個10多人的小隊伍,在我省各地觀鳥,收穫頗豐。自然之友已多次組織團隊到我省來觀鳥,去年他們曾在我省觀測到了140多種鳥。

  “海南觀鳥收穫的不只是一百幾十種鳥種,更重要的是收穫到了觀鳥的快樂。”自然之友的會員陳曉偉去年參加了自然之友組織的海南觀鳥之旅,他認為,像海南這樣的地方有著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民俗,如果與觀鳥旅遊結合起來,能夠使這種原生態的旅遊提高一個檔次,收穫更多更大。

  雖然自然之友的觀鳥團隊傳達出了積極信號,但據記者了解,作為旅遊大省,作為向著國際旅遊島目標前進的島嶼省份,雖然守著豐富的資源,但我省的觀鳥旅遊卻一直難成氣候。

  作為海南的一名資深觀鳥者和NGO組織工作人員,盧剛每年都要“接待”來海南觀鳥的全國各地觀鳥發燒友上百名。然而在他看來,來海南旅遊的每年超過2000萬人次的遊客中,其旅遊行程中含有觀鳥項目的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更不要説專程來海南觀鳥的人數了。”而在我省本地,觀鳥的人群也實在不算多。東寨港保護區已經連續舉辦過兩次觀鳥比賽,去年首屆時的觀眾人數才二三十人;今年由於賽場靠近熱門景點紅樹林景區,雖然觀眾人數增加了,但也僅百餘人。

  與之相對應的是,雖然之前有名人山莊、古月山莊、鷺鷥天堂等景區,以鳥為媒搞農家樂等經營,吸引遊客前來消費,但都未將觀鳥真正發展成一個旅遊産品。

  鳥市可觀

  全國觀鳥人群達數百萬

  觀鳥旅遊産業每年蘊藏商機百億元以上

  擁有豐富鳥源,卻未形成可觀的旅遊市場。面對現狀,如果不趕快加以重視,我省有可能錯過一個潛力巨大的旅遊消費市場。

  “觀鳥産業對區域、國家、世界範圍均有重大經濟貢獻。”從事林業經濟與生態旅遊研究多年的江西農業大學副教授王紅英説,觀鳥旅遊作為一種戶外休閒活動在西方非常盛行。僅2006年美國就有7100萬人參加了近距離觀察、攝像和餵養等的野生動物觀賞活動,其中主要是生態觀鳥活動,所花費的旅遊費用高達450億美元。

  “觀鳥旅遊應該走的是高端路線。”海南旅遊研究所所長楊哲昆教授認為,海南發展觀鳥旅遊有很大空間。

  王紅英介紹説,最早觀鳥旅遊是200多年前在英國和西歐國家興起,並作為一種時尚的戶外運動流行。我國的觀鳥旅遊發端于1980年代中期,但真正的民間觀鳥活動是從1990年代開始,最初由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少數熱愛大自然、熱愛鳥類的環保者發起,如今已走過20個年頭。“如今全國觀鳥的人群迅速增長,初步測算人群總數已達數百萬,觀鳥旅遊産業每年蘊藏的商機不下100億元。”

  北京林業大學博士李玲曾對觀鳥旅遊者做了一次調查,發現觀鳥遊客主要集中在17-30歲和30-45歲這兩個年齡段。

  “究其原因,主要是觀鳥旅遊有別於其他出遊方式,要求會高一些。”李玲舉例説,觀鳥者對鳥類知識的熟知、了解,觀鳥的興趣,拍攝鳥類的經驗等等,都需要一些知識的累積。而在上述兩個年齡段,相對地更為積極、更求新求異,因此觀鳥旅遊的吸引力更大。

  “但是60歲以上的人群也不可小覷。”她認為,60歲以上的遊客將在以後的觀鳥旅遊隊伍中不斷壯大,因為這與銀發旅遊一族的季節性強、目的地停滯時間長、健身性等相契合。而海南是個候鳥老人眾多的省份,發展老年人的觀鳥旅遊潛力巨大。

  鳥導缺乏

  全省沒有一名

  真正的觀鳥導遊

  幾乎沒有專業、分層次的觀鳥遊産品,觀鳥場所寥寥無幾

  既然潛力巨大,為何海南觀鳥旅遊腳步緩慢呢?

  “名人山莊已經開發了,鳥類比以前減少了很多。”盧剛痛心地説。名人山鳥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2萬餘畝,是國內第一個完全由私人投資創建的鳥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裏有1000多種珍稀植物,受國家保護的灰鶴、白鷺、牛背鷺及本地鳥等100多種鳥類,大面積的湖泊濕地吸引數萬隻本地野鳥和候鳥在這裡繁殖棲息。

  “鳥類因開發而減少,這主要是由於沒有專門部門來管理、發展觀鳥旅遊造成的。”在江西省生態學會秘書長戴年華看來,發展觀鳥旅遊原本是生態環境優良的海南省的一個拳頭産品,但海南的觀鳥旅遊與江西類似,存在著諸多瓶頸:首先,觀鳥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專門建設進行觀鳥的場所寥寥無幾,而且地點單一。其次,觀鳥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的無序性,發展的長期規劃不明確。類似瓊中的古月山莊和文昌的名人山莊都是民間自發建設形成的,旅遊部門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監控,因此才會最終被開發。

  “品牌競爭力不強、産品結構單一、內部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是國內一些地方發展觀鳥旅遊的共性問題。”天津商業大學旅遊系主任王妙教授認為,海南發展觀鳥旅遊同樣存在上述問題。例如,同是舉辦觀鳥節,海南才舉辦兩屆,舉辦方只是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和香港嘉道理。而洞庭湖觀鳥節已連續舉辦12屆,被當地政府作為推動岳陽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名片,還獲得了由中國野生動物協會頒發的“中國觀鳥之都”的榮譽。與之相比,我省在觀鳥旅遊方面的品牌競爭力顯然仍需進一步提高。

  觀鳥旅遊産品結構單一是另一瓶頸。“其實海南除了東寨港觀鳥節外,幾乎沒有什麼專門設計的觀鳥産品。”盧剛説,而要發展觀鳥旅遊,專業的觀鳥旅遊産品必不可少,尤其是要分別針對大眾觀鳥旅遊者和專業觀鳥旅遊愛好者設計開發出分層次的旅遊項目。同時,省內諸多觀鳥點之間缺乏有效的整合。

  “海南目前一個真正意義的‘鳥導’都沒有。”盧剛認為,參加觀鳥遊的遊客多為未入門者,必須有觀鳥導遊從旁介紹,觀鳥活動才能豐富起來。國內的一些地方諸如上海的觀鳥會已有鳥導的培訓服務,但目前在海南,符合條件的“鳥導”很還少。

  觀鳥更需護鳥

  業內專家認為,觀鳥旅遊是生態旅遊重要形式, 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小, 同時由於生態觀鳥旅遊産業鏈長, 取得的經濟效益顯著, 是當今開發生態旅遊的一種重要選擇。雖然如此,在發展觀鳥旅遊過程中,必須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辯證關係。

  開闢合適線路 避免盲目追鳥

  在儋州鷺鷥天堂所在的屋基村,人們為了發展觀鳥旅遊,建起了觀鳥樓。為了給觀鳥遊客一個更優美舒心的旅遊環境,市政府及那大鎮政府投入資金對“鷺鷥天堂”進村道路及村中的路巷全部硬化。據那大鎮鎮長王明魁介紹,為了充分利用鷺鷥天堂這一特色,近年來該鎮整合了周邊的千年古樹見血封喉、茶山生態村、力乍客家風情村、江茂紅色旅遊村、軍屯花果園等景點,形成一個鄉村生態旅遊的“珍珠鏈”景點。

  然而,在海南觀鳥會會長程成看來,這些工作還遠遠不夠,僅僅是個淺層次、小範圍、窄連結的觀鳥旅遊開發,而我省的觀鳥點很多,必須要有全方位、統籌規劃的開發佈局。

  “觀鳥旅遊關鍵要因地制宜制定旅遊規劃,並從政府層面進行行銷宣傳。”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研究員閔慶文認為,我國諸如海南等資源豐富的地區,統籌佈局、搞好規劃是觀鳥旅遊開發的先導步驟。他介紹説,美國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其中重點是觀鳥旅遊,以適應遊客對生態旅遊日益增長的需求。

  盧剛認為,觀鳥旅遊的開發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 涉及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等方方面面, 要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生態旅遊規劃, 認真調查和評估觀鳥生態旅遊資源, 充分考慮國內外市場的中遠期開發, 恰當地選擇開發的模式, 加強觀鳥生態旅遊環境承載力的研究和觀鳥線路的策劃。對於一些重要的鳥類保護地, 要有限度地開發。

  閔慶文表示,通過合理的觀鳥區的規劃,開闢合適的觀鳥線路,可以減少人們哪有鳥就去哪的盲目性,保護核心區域鳥類的棲息和繁殖,也可以保護旅遊者的人身安全。例如,在東方黑臉琵鷺保護區等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可以劃出核心區域,搭建必要的觀鳥設施。

  “觀鳥雖然對生態環境和鳥類資源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只要合理佈局、開發得當, 生態觀鳥旅遊經濟和資源保護及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可以協調發展。”盧剛説。

  讓老百姓受益 自發保護“財源”

  “雲南高黎貢山的觀鳥旅遊非常值得海南借鑒。”盧剛説。

  這是一個位於雲南西部大山深處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高黎貢山東麓百花嶺村漢龍小組,土生土長的“鳥導”侯體國曾經是捕鳥獵人。2000年,一對台灣夫婦到村裏觀鳥,侯體國被聘為導遊,獲得了不菲的導遊費。從此他意識到護鳥的重要性,成為了一名“鳥導”,去年收入近15萬元。

  目前, 高黎貢保護區內已有5條觀鳥旅遊線路, 英、美、加、愛爾蘭、丹麥等國家和我國港、臺地區的許多觀鳥愛好者紛紛前往。當地居民通過做導遊、運輸、餐飲等,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當地居民愛鳥、護鳥的熱情高漲。

  閔慶文認為,要根本解決觀鳥與護鳥的關係,必須讓當地百姓從中受益。開發觀鳥旅遊只有活躍地方經濟,讓當地的百姓成為直接或間接的獲利者,才會使他們主動關注並配合保護區的自然環境保護工作,保護好他們的財源。

  盧剛認為,目前國內還沒有一部有關生態旅遊的專門法律法規,而在西方,《美國國家生態旅遊發展規劃》、《日本生態旅遊指導方針》、《英國國家公園保護法》等都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生態旅遊的發展。“海南作為旅遊改革的試驗區,可以嘗試著制定生態旅遊行為規範和標準,建立生態旅遊的監控和評估系統,建立強有力的生態旅遊法制體系,嚴格規範觀鳥旅遊的發展。”(本報海口12月1日訊)

  海南島鳥點及觀鳥種類

  城市附近

  海口萬綠園 | 鹟、鴝、鶇類以及鷸鸻類

  東寨港 | 鷺鳥、鸻鷸類、珍稀淡水濕地鳥類和田野鳥類

  三亞紅樹林 | 多種鷺鳥、鷸鸻類等

  三亞鹿回頭公園 | 黑枕王鶲、白腰鵲鴝、黑喉噪鹛(海南亞種)

  濕地

  臨高新盈 | 黑臉琵鷺、海鷗、火斑鳩

  東方四更和昌化江口 | 黑臉琵鷺、鸻鷸類水鳥

  昌江濕地公園 | 紫水雞、董雞、栗樹鴨、水雉、各種野鴨

  森林

  尖峰嶺 | 塔尾樹鵲、山皇鳩

  霸王嶺 | 海南柳鶯、紅頭咬鵑、白翅藍鵲、厚嘴綠鳩等

  鸚哥嶺 | 曾記錄過的鳥種達220多種,為海南各個保護區之最

  製圖/張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