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府新區構建立體交通 匯聚全球財富目光

  • 發佈時間:2014-12-02 04:29:38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10月,中國政府網全文發佈《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的批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標誌著四川天府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

  四年磨一劍,從提出天府新區的概念至規劃出爐,再到得到國務院批復同意晉陞國家隊,天府新區之夢一步步變成了現實。天府新區,它將勇擔新經濟增長極重任,帶動區域發展,促進四川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突破……

  四川天府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這不僅對於四川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將對成渝經濟區、對西部乃至整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産生深遠影響。天府新區目標定位是努力建設成為以現代製造業為主的國際化現代新區,打造成為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現代高端産業集聚區、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1

  支撐力

  四川天府新區位於成都市主城區南偏東方向,區域範圍涉及成都、眉山、資陽三市所轄7縣(市、區),規劃面積1578平方公里。四川天府新區區位優勢突出,交通設施完備,産業基礎良好,科教實力雄厚。《批復》指出,設立並建設好四川天府新區,對於積極探索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新路子、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等具有重要意義。

  完善區域交通體系

  發揮城市運轉血脈作用

  天府新區的軌道交通體系目前已規劃了360多公里,多條高速路、快速路將連接中心城區。規劃中的天府鐵路新客站將成為新的國鐵樞紐站。同時,將規劃建設成都新機場。

  作為交通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建設全封閉的快速路也是天府新區交通一大特點。從總的格局來看,天府新區將構建“兩橫四縱”的高速路連接系統,“三橫七縱”的快速路連接系統,並特別加強了天府新區城市組團與中心城區、組團與組團之間的高(快)速連接。

  國家鐵路客運系統也將成為天府新區建設的重點。在天府新區的綜合交通發展規劃上,位於雙流縣正興鎮的天府鐵路新客站和成渝客專的“龍泉驛站”,都赫然在列。據悉,規劃中的天府鐵路新客站將成為新的國鐵樞紐站,並且新客站建設已經納入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中。天府新區將有8條鐵路大通道,將天府新區的核心區域都串聯起來。

  除了公路、鐵路,航空也是一大亮點。根據規劃,將建設成都新機場,使之與雙流國際機場共同形成中國西部最大的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據悉,成都新機場成熟運營後,年客運量將達到8000萬人次以上,年貨物吞吐量達到200萬噸。

  四川省住建廳總規劃師邱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將以生態優先引導公交優先,發揮城市運轉的血脈作用。

  構建公共交通體系

  綠色交通成新增長點

  四川省規劃設計院總規劃師汪曉崗表示,在做整個天府新區的形態佈局時,為整個成都保留並延續了原有的多個城市通風口,為將來天府新區生態人居生活打造了最適宜的生態居住體系。

  談到未來天府新區的交通規劃和佈局,西南交大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教授劉瀾建議:“天府新區應當轉變過去大城市的交通發展模式,倡導綠色、低碳、環保出行。”

  他告訴記者,未來天府新區的出行方式應當大力提倡綠色、節能、低碳的交通方式,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兼規劃設計四所所長楊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天府新區在總規劃和分區中確定了幾個大的理念和原則,其中一塊就是“綠色低碳”,在天府新區內規劃了一套綠色交通的體系。

  “綠色交通體系的建設也是天府新區除了産業外的另一個建設的重點和另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楊瀟説,綠色交通的體系主要是依託在一城六區之間,實現功能區之間的快速聯繫和接駁。

  通達海陸空

  天府新區交通呈立體發展態勢

  航空、鐵路、高速公路、水路,天府新區的交通呈海陸空立體發展態勢,在物流交通方面優勢盡顯,將為天府新區的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目前,作為天府新區航空樞紐的成都機場已開通國內外航線239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已達77條,通航國內外城市達178個。無論是開通航線量還是通航城市數,均位居中西部首位,已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的全國第四大航空樞紐。

  成都地處成渝、寶成、成昆、達成4條鐵路的交會處,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已經建成環狀加放射狀的高速公路網路,是全國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配套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海關、檢驗檢疫等口岸管理機構和綜合服務體系。隨著“蓉歐快鐵”依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傳統,徹底改變了內陸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歷史,已成為成都打造“中國向西開放前哨”的動力引擎。

  成都還是一座非常開放的城市,美國、德國、南韓、泰國等國家紛紛在成都開設領事館。目前,在成都批准設立的外國領館已有12個。與此同時,隨著成都與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成都市的友好合作關係城市增加至34個。

  成都還為天府新區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利條件。成都已對51個國家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我國第四個、中西部首個實施過境免簽的城市。

  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已有262家落戶成都,所投資工業項目多具有産業帶動性強、産品競爭力強和技術領先等特點,極大地推動了天府新區電子資訊、汽車兩大千億級産業集群的發展。(原載俄羅斯《龍報》,有刪節)

  2

  吸引力

  “中國西部的發展空間是最大的,剛剛升級為國家戰略的四川天府新區就可以成為歐洲中小企業‘天堂’。” 10月,四川天府新區正式晉陞為國家級新區。這一消息受到了赴川參加第九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嘉賓——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的關注。

  天府新區海關正式獲批成立

  開啟通向世界 “新窗口”

  11月3日,四川成都海關所轄的天府新區海關正式獲批成立,關區管轄範圍為國務院批准的天府新區全部區域。天府新區的海關設立,將更加有效地滿足區內廣大企業的外貿需求,有力提升區內進出口服務工作效能。同時標誌著蓉城天府又增添了一個通向世界的“新窗口”。

  天府新區海關成立後,關區內進出口貿易等活動可直接在區內辦理報關手續,享受到一體化通關、無紙化通關等便捷通關模式,方便海關為企業提供有效的通關服務,進一步縮短通關時間、降低通關物流費用、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有力支援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更好地發揮天府新區對四川經濟的拉動效應。

  據了解,獲批國家級新區後,吸引了眾多投資者關注天府新區,如何做好政務服務,進一步助力天府新區加快發展步伐,成都市工商局不斷加大直管區市場準入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市場主體準入效率,激發主體發展活力。

  為加快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直管區黨工委管委會將“先照後證”制度作為重要工作加以推進,它改變了過去的行政審批流程,使創業投資者可以先方便快捷地拿到企業“身份證”,更好開始經營活動。據介紹,該制度核心在於“輕審批 重監管”,通過大幅降低市場主體準入門檻,實現審批事項的“便民優化”。

  為服務天府新區發展,方便企業就近辦事,市工商局將包括企業集團登記在內的全部內、外資企業登記管轄許可權充分下放,允許天府新區內、外資企業直接在天府新區工商窗口提交登記申請,無需到市工商局辦理,企業辦事效率進一步提升,時間成本進一步降低。

  升級國家新區

  天府新區吸引全球財富目光

  11月3日,第十五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在成都正式閉幕。四川天府新區升級為國家級新區,成為本屆西博會上令人矚目的焦點,與會各方紛紛表達對新區發展的期待和憧憬。

  插上“國家級天府新區”的翅膀,天府新區所涉的成都、眉山、資陽三市在本屆西博會上的首秀均收穫頗豐。其中,成都市投資説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現場簽約14個項目,協議金額517.35億元。

  “升級為國家新區,機遇與挑戰並重。”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委員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四川省住建廳總規劃師邱建強調,升為國家級,實際就是把四川省的發展、期盼與國家的戰略發展需求結合在一起,融為一體。以前作為地方政府的新區打造,現在成為國家級,也許一些以前的難題就不再是難題。

  參加本屆西博會的各國政要官員及嘉賓客商,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重大戰略機遇。大家紛紛在西博會舞臺上賣力“演出”,希望能在這裡搶先抓住與天府新區合作發展的機會。

  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馬非同認為,天府新區獲批國家級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他會以總領事的身份作為“橋梁”和“紐帶”,力爭在天府新區的建設中,將義大利先進的建築、服裝、環保、能源、IT等方面的技術,及世界前沿的創意理念,介紹到四川及中國西部地區,促進兩國之間的深度交流,共用發展成果,而意方大規模參展本屆西博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中國歐盟商會西南董事會主席白樺説,這次參加西博會,從天府新區的綠色增長中看到了很多機會,歐洲的強項是環保和生物科技,雙方在這兩方面大有作為。希望能提供更多適合中小企業的政策、環境和條件,吸引更多的歐洲優秀企業前來投資。(原載羅馬尼亞《歐洲僑報》,有刪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