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力科技金融孵出“金鳳凰”

  • 發佈時間:2014-12-01 04:32:4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西陸)這是一個屬於創業者的時代。經濟、科技的加速奔跑,讓創業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無數年輕人希望站在風口,用創業改變人生。與此同時,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投資者,都希望通過“創業孵化器”,可以打造出第二個阿里巴巴、百度或騰訊。

  “孵化+創投”模式有效提高了被投資企業的創業成功率,孵化器也從中積累了經驗,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了身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嘉溢科技企業孵化器(以下簡稱嘉溢孵化器),了解孵化器運營方在培育孵化企業方式道路上的探索。

  閒置廠區化身國家級孵化器

  廣州市現代專業市場研究院院長江浩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及,白雲區過往的經濟發展模式相對粗放,營商環境和業態發展有待改善,但是在工業小區轉型升級中培育一些創新型企業是完全可能的,嘉溢孵化器便是典型。

  從地鐵二號線黃邊站D口走出,沿著黃邊北路直走15分鐘,便來到嘉溢孵化器所在的嘉禾創意産業園區。

  嘉禾創意産業園區執行董事、嘉溢孵化器負責人黎勇堅告訴記者,2008年8月,孵化器項目承租了已閒置多時的嘉禾街黃邊舊工業區,前後斥資近4000萬元進行園區改造。

  嘉禾創意産業園也成為白雲區首批辦公園區之一。“工業小區具有啟動快、入駐快、裝修簡單的特點,特別符合創新型科技企業迅速發展。”黎勇堅告訴記者,創新型企業大多的需求是一個相對寬鬆的辦公環境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工業小區具有相對充足的庭院空間,能滿足這類企業的發展需求。

  在挺過2008年金融危機引致的招租困境後,2009年下半年,市場環境有所好轉,嘉禾創意産業園便開始瞄準服務周邊的精細化工、服裝、皮具等企業,也致力打造孵化器概念産業園。

  去年底,根據國家科技部相關通知,廣州嘉溢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至此,白雲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增至3家,為區內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創新環境。

  黎勇堅説,截至今年5月,孵化器累計進駐各類企業300多家,累計孵化畢業企業32家,目前出租率已達到100%。

  探索“創業導師+專業孵化+天使投資”模式

  “孵化器做創業投資有天生的優勢。由於我們天天和在孵企業打交道,能夠最早發現有價值的企業。尤其是企業在發展初期對資金的渴求更強烈,我們早期的投資也比較受企業歡迎,不像企業發展壯大以後,你想投也擠不進去。”

  黎勇堅介紹,嘉溢孵化器主要為在孵企業提供商務、資金、諮詢、培訓、技術開發等全方位孵化服務,形成了創業導師、輔導員和聯絡員的企業聯動服務制度。

  而在金融服務方面,已建立了300萬元孵化種子資金,並與多家在孵企業簽訂了《嘉溢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投資協議》。同時,著眼“創業導師+專業孵化+天使投資”運營方式,孵化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天使投資路子,已與20多家金融服務機構對接或合作。

  近年來,嘉溢孵化器以金融服務為特色,孵化器投資的企業中,已經有不少成功上市,如狼旗網路、創盈網路等,成為區域內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讓嘉溢孵化器嘗到了甜頭。

  園區內的在孵企業中,也不乏行業龍頭的存在。女性發飾品牌千尋總經理林澤芬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兩人在2009年帶著創業的夢想進入孵化器。

  “我們是土生土長白雲人,自然想在白雲創業,在區裏貨比三家,嘉溢的性價比最高,這就來了。”在享受場租優惠、創業輔導諮詢等扶持下,勤勉的兩夫妻從48平方米的辦公室,一直搬到了園內700平方米的開放式辦公室,員工數也從2人飛升至59人,全國有超過1000家加盟商,發展成為業內排頭兵。

  千尋計劃在12月推出新款面膜産品,並開啟品牌的電商之路。黎勇堅説,千尋在孵化器的幫助下,已經做大做強,但沒有金融的支援,創業型企業無法走得更遠,目前孵化器正積極幫助千尋品牌對接知名券商,助力其走上資本之路。

  “按目前的勢頭,我很有信心,千尋明年産值比今年翻番。”林澤芬笑言。

  業界心聲

  用地困境導致痛失孵化成果

  過去,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模式是先有了幾棟樓,然後為企業提供優惠房租和一些政策。如今,孵化器發展模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以上海為例,近年來,上海探索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聚集區”的全程孵化模式,打造了一條覆蓋在孵企業技術創意、産品實現到産業化等各個階段的孵化服務鏈。

  從全新服務鏈的打造可以看出,孵化器建設不僅是吸引企業入孵,還要産生看得到的實實在在的孵化效果。黎勇堅説,下一步,嘉溢孵化器的發展將從“創業苗圃-孵化器”到“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鏈條上邁進。

  “推進‘加速器’需要用地,可是我們沒有再多的空間了。”但黎勇堅最憂心的還是用地問題,記者在嘉禾創意産業園的規劃圖上看到,發展多年,孵化器面積仍停留在50000平方米的一期範圍,二期、三期還未能啟動。

  用地問題不僅困擾著孵化器的全鏈條發展,也流失了不少優質的孵化企業,“由於發展壯大,場地不夠用了,至少20家産值近1億元的孵化畢業企業就這麼離開了白雲。”黎勇堅對此惋惜不已,也坦言自己比較擔心現在園區內用心培育的多家成長型企業成熟後還是會因同樣的原因跑掉。

  根據廣州促進孵化器發展的實施意見,在省下達的土地利用計劃指標中,廣州將對孵化器優先安排建設用地,並利用新增工業用地開發建設孵化器可按一類工業用地性質供地,在符合國家、省、市有關土地政策規定條件的前提下,按工業用地最低出讓價格標準的政策規定確定土地出讓價格。

  黎勇堅説,他對條例的實施充滿期待。按規劃,嘉溢孵化器擬在2016年前建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務體系,並計劃向科技部申請認定“國家級全鏈條孵化服務體系示範基地”。

  話你知

  全市5家

  民營國家級

  孵化器白雲佔三

  “全市有13家國家級孵化器,其中民營性質的有5家,白雲區就佔了3家。”黎勇堅告訴記者,白雲區中小企居多,創業氛圍濃厚,成為孵化器成長的重要促因。

  不僅是白雲區孵化器發展勢頭向好。近年來,廣州以“市場需求、企業主體、政府引導”為指導,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駛上了“快車道”。

  9月2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了《廣州市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實施意見》和《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倍增計劃實施方案》。

  截至今年10月底,廣州累計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79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3家,孵化面積42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近5000余家。按《實施意見》,廣州兩年後孵化器數量、孵化總面積均將翻一番。

  市府研究室主任謝博能介紹,廣州將通過加強組織保障、拓展發展空間、加大資金支援、提升服務能力、鼓勵創新創業、增強國有孵化器活力等多種措施促進孵化器發展,包括市財政科技經費每年安排不少於1億元設立科技企業孵化器專項資金。

  “看自身發展當然不錯,可一旦與其他的城市相比,廣州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還是偏少的。”黎勇堅拿出一系列數字説話:北京有30個國家級孵化器,之後依次為蘇州27個、上海26個、天津23個、杭州17個,廣州和深圳的孵化器數量僅位列第九、第十,與其作為國家一線城市和經濟總量全國第三、四的地位並不相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