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銀行理財市場展望

  • 發佈時間:2014-12-01 04:32:3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理財觀察

  近日,普益財富發佈的一份研報認為,未來銀行理財産品投資資産中,非標準化債權資産和標準化債權資産的規模佔比將繼續呈現此消彼長之態勢。但同時,非標準化債權資産是保證理財産品具備價格競爭力的重要工具,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對其替代效應還不可能大範圍提速,因此2015年非標準化債權資産的規模佔比保持在15%—20%區間的可能性較大。

  銀行理財産品所募集的資金往往投資于傳統的銀行自營業務所涉及的資産類型,這些資産大部分為債券、貨幣市場工具、貸款類資産等,普遍“債性”十足。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將理財産品投資資産分成十個類別,包括債券及貨幣市場、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産、現金及銀行存款、權益類資産、金融衍生品、代客境外理財投資QDII、理財直接融資工具、信貸資産流轉項目、商品類及另類投資資産、其他資産。根據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3年)》以及《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度報告(2014上半年)》顯示,2013年末和2014上半年末債券及貨幣市場、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産、現金及銀行存款這三個類別資産的投資規模佔比合計均在90%以上。這三個類別資産均可視為債權類資産,此外理財直接融資工具、信貸資産流轉項目、帶有遠期回購機制的權益類資産、帶有遠期回購機制的商品類及另類投資資産也統統可以看作債權類資産。

  對於債權類資産,按照是否在交易市場交易,可劃分為標準化債權資産和非標準化債權資産。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末,銀行理財資金餘額9.08萬億元,其中非標準化債權資産餘額為2.78萬億元,比8號文出臺前下降7%,因此非標準化債權資産規模佔比為30.62%。

  此外,2013年10月監管層針對理財業務創新推出了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單個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對應單個企業的債權,這就相當於銀行通過理財管理計劃發行債權融資的“受益憑證”,同時向理財管理計劃投資者募集資金,然後投向對應的融資企業。隨著參與銀行逐漸增多,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的發行量和交易量將穩步增長,這將促使銀行理財資金所投資的非標準化債權資産向標準化債權資産轉換。

  前述兩份報告還顯示了銀行理財産品投資資産的行業分佈情況。截至2014上半年末,理財産品投資了80余個行業類型,其中投資規模最大的前十五個行業依次為多行業、其他金融業、商務服務業、公共設施管理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貨幣金融服務業、土木工程建築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道路運輸業、房地産業、鐵路運輸業、資本市場服務、批發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房屋建築業。其中,房地産業、鐵路運輸業、批發業較2013年末規模出現微幅下滑,除此之外,其他行業均有所上升。與2013年末相比,行業排名次序變化不大,同時農業被房屋建築業所替代。可以推斷,2015年理財資金投向所屬行業的規模次序與上述情況相比應該不會發生較大變化,各行業投資規模隨理財産品餘額的增長而將普遍繼續上升。

  一些新的投資主題或投資品種值得關注。待國企改革相關的指導意見以及改革的目標與期限逐步明朗化之後,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國企也將布其國資改革的推進方案,相關地方政府也做好準備。國有資産的改革重組將帶來投資機會。隨著國企改革政策的推進,預計明年國資股的並購重組之風將會更受關注。隨著長期限凈值化理財産品的逐漸增多,銀行理財資金存在參與一些優質國有資産改革與轉型的可能性。建議關注能源、水利、交通等領域的大型國企,區域以上海、廣東等發達地區為重點。但國企改革進程將是風險所在,對於股權投資來説,能否順利上市並使投資者順利推出將是關鍵。此外,優先股的開放也會給銀行理財産品帶來穩定收益。

  黃倩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