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治會魔方”築路非公有制經濟
- 發佈時間:2014-12-01 00:29:3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陣陣禮炮聲、歡呼聲,六盤水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期盼已久的涼都商會大廈日前終於封頂。此舉意味著六盤水市工商聯有了自己的商會大廈。
“打造商會大廈的目的就是要展示涼都商會,展示非公有制經濟取得的成績。”封頂儀式上六盤水市人大副主任、市工商聯主席陶興銳的這番話,讓記者回想起了13年前召開的六盤水市盤縣工商聯第九屆會員大會上,再次當選商會會長的陶興銳向代表們莊嚴承諾: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多辦實事、凝聚會員、辦好實體、增強實力、爭創一流,做大品牌。
這既是辦會宗旨,也是盤縣經驗的概括總結。
作為盤縣經驗的始創者,1993年,在外界普遍對工商聯工作知之甚少,許多工商聯尚處於“一張報、一杯茶”就混一天的工作狀態時,陶興銳來到盤縣工商聯開啟了他事業的新征途,從盤縣工商聯副主任委員到主席,直至2003年當上貴州省六盤水市工商聯主席至今。
這20餘年間,陶興銳堅持“商會品牌”建設理念,引領著一班人馬,找準商會定位、聯動上下、主動出擊玩轉“治會魔方”,轉出了商會特色,成就了“涼都商會”品牌。
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高速路
陶興銳喜歡用“跑動”兩個字來比喻商會的工作。
“必須沉下去,沉到非公有制企業當中去,沉到會員中去。唯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在幹什麼,要幹什麼。只有這樣深入地調研了解,我們的方向才會更加明確,我們才有發言權。”陶興銳認為,切不可把職務當成官位,要徹底打破“官本位”觀念,拋棄常規,突破自我。“工商聯(商會)是品牌而不是衙門;主席是事業而不是官位;工商聯是娘家而不是婆家。”
會員部小肖有些“抱怨”地説,陶主席每個月平均走訪調研至少10個企業,他每年至少有180天是在外考察,走訪調研。每個月末,下一個月的工作日程已經排滿。“別説週末,就連法定的有時也未逃脫。”
記者曾隨陶興銳跑過一趟,驅車兩小時來到水城縣騰慶煤業有限公司調研,剛一到達便深入礦區了解情況,迅速組織當地鄉政府以及企業座談。
在了解該公司建設當中遇到的問題後,通過溝通協調,該公司礦區內近200余戶人家整體搬遷問題以及住房及基礎設施、農戶就業、困難家庭孩子上學等問題均達成一致,並將於近期啟動實施。
陶興銳打了個比方,工商聯就是“路橋公司”,專為非公有制經濟修橋築路。只要有非公有制經濟的地方我們的路就該主動修到那裏。“後發達地區的民營經濟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儘快進入高速路。”他認為,做好工商聯工作,必須跳出工商聯,站在一個高度看待工商聯工作,才能有所超越。
這個高度,就是民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就是實現“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
從多年的實踐和觀察出發,陶興銳提出,基層工商聯只有上聯繫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中間聯繫各職能部門、各群團組織,下聯繫企業,聯繫會員單位,樹立服務意識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的“娘家人”,才能真正實現促進“兩個健康”的使命和任務。
六盤水市工商聯“創造性開展工作”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七大平臺的搭建。通過積極與政府職能部門、政法部門、金融部門、院校、宣傳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統戰群團等部門搭建溝通合作平臺,讓社會各界更多地了解民營經濟,服務民營經濟,從而更好地支援民營經濟的經濟發展。
借力造勢實現美麗蛻變
陶興銳形象地描述道:工商聯打的是太極拳,只有不斷整合資源,集中發力,才能産生深遠的影響。非公有制企業所具有的力量遠非所看到、觸摸到的,組合好了,産生的效應絕對是1+1>2這麼明顯,這麼簡單。
採訪中記者發現,陶興銳的辦公室總不斷有人前來找他,或出謀劃策、或牽線搭橋、或解決困難,他都一一認真接待。
陶興銳告訴記者,以前主要靠自己出去走訪牽頭,現在逐漸有人主動到府。這是商會幹部職工徹底摒棄衙門意識,不設門檻,不擺架子,不打官腔,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當好政府的助手,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廣大會員“勤務員”的結果。
而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以創新和開放的姿態開展文化、公益活動,創辦經濟實體,搭建銀企橋梁,擴大對外交流,樹立良好形象,全力打造商會品牌。
事實證明,六盤水市工商聯(總商會)通過一系列多層次、多角度的政治、文化、社會活動,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涼都商會”已逐步成為一個品牌,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力,文化上有內涵,社會上有影響,受到政府的好評,引起社會的關注,深得會員的擁戴。
“沒有夢想的人生是空洞的。同樣,沒有夢想的商會好比一個空架子。”陶興銳最後告訴記者,凡是民營經濟存在的地方,就有工商聯服務的對象。“未來需要再接再厲,不斷超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