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質檢部門“嚴打”電商産品品質頑疾

  • 發佈時間:2014-11-29 06:34:02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陳久志

  昨日,是我國電商市場首次引入“黑色星期五”的網購狂歡節,阿裏、蘇寧、亞馬遜等電商巨頭在跨境電商領域的首次“交火”引人矚目。巧合的是,由國家質檢總局牽頭的電子商務産品品質執法打假現場交流會,同一天在杭州召開。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如何建立高效的全國協查機制,重拳打擊電子商務的産品品質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産品品質問題是電商揮之不去的頑疾,若能正本清源,意味著現行的電商運營生態將迎來格局震蕩,大量投機鑽營的違規網店將會洗牌。

  電商産品品質監管協查平臺已經建成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邊研究、邊建設、邊運作’的總體要求,國家電子商務産品品質風險監測中心和國家電子商務産品品質1236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已在杭州建成並投入使用,從而對電商産品品質線上線下實現風險監測、網上發現、追溯源頭、屬地查處的監管機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這兩大國家級中心,有著強大的雲計算和數據分析能力,只要網路上出現某種商品的品質投訴或差評,都可以被實時抓取。而阿里巴巴、京東、噹噹、亞馬遜中國等10大電商巨頭的後臺數據庫,已與該中心聯網,電商平臺收到有關産品品質的任何投訴,都會在中心實時呈現。監管中心網上發現有關産品品質的投訴後,就會追溯源頭,根據實際情況將投訴移送給店家、商家或廠家所在地的監管部門,實現屬地查處。而投訴案件的處理過程,也會以“受理”“移送”“處理中”“處理完畢”的形式,在網上適時呈現,一目了然。

  多起産品品質案件受到查處

  兩大中心雖然設立在杭州,但監管的實際是全國電商産品品質,而且納入協查平臺合作的電商,所佔市場份額超過95%。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查平臺建成後已查處多起産品品質案件,對充斥網店銷售假冒偽劣産品的違法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最典型的一個案例是今年2月,網上抽查發現某電商平臺的尼特維爾旗艦店涉嫌生産銷售假冒偽劣羊絨針織服裝,同時該網店顯示的地址也查無此處。據此情況,執法人員通過電商提供的網店實際地址、物流公司的發貨地址及公安系統索取IP地址等多種方式,鎖定該産品的生産商。但調查發現,尼特維爾旗艦店並非廠家直營,而是一位名叫林某某的個體戶,通過關係取得啟樂授權證明後在網上註冊經營。被抽查到的羊絨針織服裝是林某某從桐鄉購入,私自貼上尼特維爾品牌和啟樂廠名廠址等標簽後在網上進行銷售。目前,執法部門已對尼特維爾旗艦店負責人林某某涉嫌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生産銷售不合格産品進行立案查處。

  網店面臨新一輪洗牌

  “前不久,國家有關監管部門採取神秘買家從電商平臺買樣或從物流倉庫集中抽樣的方式,對359家企業生産的502批次電子商務産品進行了抽查,經檢驗合格率僅為73.9%,這種監管力度、廣度在之前不曾有。”在談到杭州兩大中心平臺建設的情況時,這位不願具名的人士表示,國家已在採取實際行動壓縮網路制假售假的空間,而電商巨頭也主動投入這場“網路打假”行動中,這意味著網店面臨新一輪洗牌。

  據其分析,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網店規模超過8000萬家,今年前三季度網路零售交易額達1.8萬億元,同比增長49.9%。從近年來網購投訴居高不上且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看,網購産品存在嚴重的品質問題。電商平臺正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對違規經營網店輕則罰款,限制銷售行為,重則關閉自清門戶。若有一個百分點的網店存在問題而遭清理,全國將會消失網店80萬家,進而對電商平臺依靠網店“輸血”的經營生態産生震動。

  不過他也表示,之前網路大量充斥著假冒偽劣産品,在於源頭和終端監督管控的缺失,現在及時補位後,電商會面臨一輪短暫而劇烈的陣痛,良藥苦口,這也是整個電商産業健康快速發展必然選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