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尊敬的某某”要是不退出會議江湖咋辦

  • 發佈時間:2014-11-29 02:30:5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視點

  廣州會議新規確實動了真格,可限時也好,不準説“尊敬的某某”也罷,誰來監督落實是個問題。

  都知道,“尊敬的某某”和掌聲如今已成會議標配。至於“尊敬的”指稱對象,大家都懂的。也源於此,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市政府系統全市性會議(活動)若干規定》,聚攏不少眼球:該規定不乏亮點,比如明確提出“以市政府名義召開的每年不超過15次”“市領導講話不超過50分鐘”等,但最“亮”的是這一句——主持詞和其他會議文稿不準出現“尊敬的某某”稱謂。

  説真的,文山會海、會議成廢話套話“跑馬場”等病象,遭詬病已久。而廣州此次會議新規,也算是對症開出了猛藥:它通過限量限時等方式,收緊對會議數量、規格、規模、會期、經費的把控力度,在量化邊框下,它也有利於精簡會議、改良會風,也規避某些公帑資源浪費。實質上,今年4月,武漢市市委市政府也曾下發改進會風的文件,要求領導在全市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一般不超8000字。

  對會議時間、領導講話時長設限,挺正常,但要求講話中不出現“尊敬的某某”,廣州恐怕是首創。也難怪它甫一傳出,就成了輿論談資:誰都曉得,當下的會議講話開篇基本上都是“尊敬的某某”,它雖屬繁文縟節,但卻頗有講究——表面上看是致敬,實質上卻內含著某些規矩在裏面,比如注重與級別地位對應的名字排序,遵循由權力層級劃定的等級秩序,而“被尊敬”的通常也是領導。

  乍看起來,頻繁出沒在會場的“尊敬的某某”,只是沿襲著日常禮制,可它實則寄生在官本位的話語架構上,帶有“唯上”政治生態的烙印。所以你能看到,現實中有些會光是“致敬”就能“致”挺久,這也構成官話套話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寄寓的等級化意識對會議應有的溝通氛圍構成潛在挾持。在此情境下,廣州出臺規定要求不能説“尊敬的某某”,也是種形式矯枉,其導向意義不容置喙:摒棄尊稱,也意味著會議並非向領導的單向工作彙報,而是面向組織的指向履職的業務探討。

  現在問題來了:限時也好,不準説“尊敬的”也罷,初衷挺好,可誰來監督落實?其約束對象多指向領導,難不成讓領導自己約束自己——若是他們超時了,誰拿他們有轍?假如“尊敬的”仍不退出“會議江湖”,又該咋辦……在監督主體與配套追責機制缺位的情況下,這註定是個難題。

  説到底,廣州這一紙會議新規指向挺明確,打點也很準,但具體到某些細節性規定上,很難落實:只要“違規了怎麼辦”的問題不解決,能否向形式化的“尊敬體”告別,也只能是看個體自覺。 □巴城(職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