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微當分享降息紅利

  • 發佈時間:2014-11-28 03:29:37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呂志強

  此次降息是在前期“定向降準”、“噴灌”、“滴灌”等措施基礎上的再發力,是最直接的緩解融資“貴”,足見宏觀調控之定力。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形下,央行抓住CPI漲幅較低契機果斷降息,是拉動經濟企穩的明智之舉。

  此次是非對稱降息,相比之下更有實質意義的是貸款利率下調。因為就存款而言,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為2.75%,但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如果金融機構採用“一浮到頂”的辦法,那麼實際執行利率2.75%×1.2,為3.3%。可見,存款利率變化不是太大。而貸款降息就不一樣,從理論上説可促使融資成本下降。當然,降息政策首先受益的肯定是那些資産優質的大型企業。因為大企業貸款額度大,議價能力強,銀行又視為“衣食父母”的黃金客戶,貸款基礎利率LPR就是針對優質客戶的,最優質客戶往往最能享受到降息紅利。按照目前廣義貨幣(M2)的規模,按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算,可為企業減少融資成本大約4000億元。

  現在重要的是,如何確保降息紅利能真正惠及實體企業,這裡當包括小微企業。因為從歷史經驗看,小微企業事實上是很難分享降息紅利。比如2012年在不到兩個月裏連續兩次降息,但不少小微企業反映,利率下調只是名義上的降息,最終還要看銀行對企業定的實際利率。事實上這兩年多來,不少小微企業往往遭遇銀行各種“理由”,導致實際貸款利率上浮幅度達30%,有的股份制銀行甚至上浮50%,有的僅低於民間拆借利率,致使小微企業一直處於融資貴、融資難的怪圈。這是因為絕大部分小微企業不具備議價能力,用他們自己的話説,“能夠從銀行借到貸款已是謝天謝地了,想與銀行談利率門都沒有!”而且從這次降息看,由於提高了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銀行利差更為收窄,且不説會影響銀行放貸的積極性,更在於可能導致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上浮比例。因為現在的商業銀行往往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堤內損失,堤外補”,政策上明令下調的0.4個百分點,銀行會不會以各種藉口悄悄“補”呢?“息轉費”禁而不住,會不會這次又改頭換面呢?

  近年來,高層採取了許多措施,一直在喊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貴的問題,可為何小微企業還叫融資成本高?這裡不得不説與銀行名目繁多的收費有關。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本來就很有限,降息帶來的利益則更有限,如果銀行再出現一些“暗補”行為,那麼降息紅利很難惠及小微企業。因此,央行降息政策出臺後,相關職能部門、監管機構,應當加大對銀行貸款行為、收費行為的監管與規範力度,重申嚴格執行銀監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業務“七不準”與服務收費“四公開”,繼續治理亂收費,堅決遏制各種可能對降息紅利帶來對沖和影響的行為。

  時值年末,企業銀根偏緊。商業銀行要正確看待此輪降息,不要停留在降息就是收窄利差的表像思維上,而是要上升到讓利於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上來,要從過於依賴息差盈利向改善服務、發展中間業務轉型,從追求利潤最大化向利潤適度合理增長轉型;從貸款過度集中、壘大戶向小微企業、普惠金融轉型,進一步完善市場利率機制,創新金融産品,提高服務水準,適度提升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銀行具備這種能力和實力。因為目前銀行的盈利水準大大高於大多數實體企業,而且從長遠看,銀行讓利也是“放水養魚”,是在培育良好的信用和經濟生態,有利於自身的持續發展。比如農行作為服務三農為使命的國有大行,其高層已表態,積極響應降息政策,嚴格執行利率新政,給實體經濟減負,促使實體經濟企穩回升。

  總之,在降息面前,銀行要有讓利的大氣和擔當,為實體企業分憂,讓降息的紅利儘快真正惠及實體經濟,讓小微企業也能分享降息紅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