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眾廠商扎堆掘金安全手機市場 然用戶需求並不對稱

  • 發佈時間:2014-11-26 09:05: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資訊安全戰略地位凸顯,酷派、E人E本、魅族、華為、OPPO等眾多手機廠商開始打起安全牌,一時之間市場上涌現出不少“安全手機”。日前另有消息稱,中國電信計劃針對高端用戶推出一款旗艦級安全手機,有望年內上市。電信運營商的入局,無疑將加速手機廠商掘金安全手機市場的步伐。

  廠商扎堆發力

  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信即將推出一款高端旗艦安全手機,型號為“鉑頓”,號稱“無論從軟體、作業系統層面,還是硬體系統層面,均採取了最新且最為強大的安全技術”。中國電信“鉑頓”手機是其與國産廠商酷派合作推出的。

  需要指出的是,酷派是國産廠商中較早佈局安全手機的一家,今年8月時其4G安全加密手機S6獲得上海等地公務員的使用。

  無獨有偶,以平板電腦起家的E人E本在首次涉足智慧手機領域時也瞄準了安全這一痛點。在前不久舉行的“E人E本安全手機HACKDAY”活動上,壹人壹本公司研發中心總監任靖表示,憑藉多年來為中國政商用戶提供移動資訊化終端和解決方案的探索實踐的經驗,在個人消費級市場上,E人E本推出了以可信理論為基礎、自主設計和實現的面向普通用戶端的安全手機技術方案SEA。這一方案便應用在其M1智慧手機上。

  除了酷派、E人E本,魅族、華為、OPPO等國産廠商也不甘落後,在市場行銷中同樣將安全作為賣點之一,而它們採取的安全方案則是與蘋果類似的指紋加密功能。

  魅族科技總裁白永祥介紹稱,新亮相的MX4 Pro配備了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的mTouch功能,通過傳輸加密、提取特徵及存儲加密三大技術,結合多重加密演算法,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此外,mTouch還打通了魅族Flyme系統自有的賬戶支付體系,並正與支付寶合作,打造可直接使用mTouch加密的mPay支付生態。魅族在其旗艦機上強調安全功能,也能看出國産廠商對手機安全的重視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按壓式指紋識別或加密功能在近一段時間裏面世的華為Mate 7、OPPO N3上也均有體現,指紋識別漸漸成為國産旗艦機型的標配。

  投入成本較高

  廠商扎堆向安全手機市場佈局,原因不難理解。受“棱鏡門”、蘋果iCloud資訊洩露等事件影響,資訊安全成為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的問題,廠商扎堆發力,也是為借著大趨勢搶佔安全手機市場的制高點。

  然而,安全手機並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安全手機的研發需要廠商具有從硬體到軟體系統全方位的實力支撐。安全手機製造門檻較高,當前大多數手機廠商的角色是一個平臺商,從硬體配置到軟體系統、內置應用等不少環節是採取外包模式,或大規模流水作業,但在這一過程中對手機安全的掌控性不穩定,存在較大的變數。

  更為重要的是,安全手機研發投入成本高,但回報的週期很可能非常長,回報率也可能非常有限,因此不少廠商無力支撐如此高的投入。

  另外造成安全手機高門檻的是,安全手機需要取得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等國家指定機關的相關資質認可。有關部門需要對企業的資質、生産能力、銷售資質、産品認證等多方面進行審核,流程較為複雜,花費的時間也較長。由此可見,不是每一家企業都有資格獲得安全資質,尤其是對於規模較小的手機廠商來説,難度更不言而喻。

  據了解,作為較早佈局安全手機的酷派,目前已獲得了500多項安全專利,並通過了國家密碼管理局的安全認證。

  而E人E本方面則稱,其SEA構建了一條從硬體到作業系統內核到作業系統框架到應用軟體到雲服務逐層傳遞的信任鏈,打造出從硬體安全到系統安全、從應用安全到數據安全的全面解決方案。

  用戶需求不對稱

  對於政府、企業級用戶來説,順應資訊安全的大勢,對安全手機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給手機廠商帶來發展機會。不過,在消費級手機市場,用戶對安全的需求卻呈現一種時間上的不對稱性。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大多數用戶在購買手機時往往不會將安全放在考量因素之列,看重的是品牌、價格和功能等因素。在使用過程中,用戶一般只是安裝了安全殺毒軟體,其需求則是能夠遮罩騷擾電話和資訊、保證網購安全等,而真正對手機安全提起前所未有的重視,大多則是發生在手機丟失或損壞之後。

  一個普遍而真實的案例是,張女士在大排檔吃飯時發現手機丟失,這時候才犯了難:手機有著社交、學習、遊戲等的賬號資訊,租車、團購、電商網站等應用軟體中綁定了信用卡,理財産品中還有大額的資金,手機通訊錄裏有近千人的號碼,短信中有與所在單位、合作客戶來往的重要資料和資訊……為此,張女士不得不跑派出所、運營商營業廳、銀行、手機售後點等多個地方採取補救措施。由此,張女士感嘆道,丟了手機比丟了錢包還麻煩。

  張女士的遭遇絕非個案,大多數人往往都是在手機丟失後才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這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當前安全手機在消費級市場面臨的尷尬。

  此前,一些國産廠商也曾推出過打著安全加密旗號的手機産品,如同洲電子的960e手機、海信“加密真安全手機”以及更早之前的海爾女性安全手機……這些産品甫一齣世,憑藉安全噱頭賺取了不少眼球,但市場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表明消費者對這些安全手機並不買賬。

  安全標準待建立

  從當下市場上出現的安全手機來看,消費者可謂是眼花繚亂:採用了雙作業系統的叫安全手機,預置了殺毒安全軟體的也稱安全手機,添加了指紋識別功能的亦強調安全,還有的安全手機能夠防竊聽……如此情景下,消費者不禁困惑:到底怎樣才算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手機呢?

  對於消費者的這一疑問,目前尚無一個明確的答案,市場上一直缺乏一個對安全手機的界定標準,現仍處於安全手機大混戰的階段。據了解,包括E人E本在內的安全手機領域的廠商也在不同程度地推動自家的安全解決方案成為行業相關的統一標準。

  專家指出,手機安全涉及到整個信任鏈條的打造,涉及到硬體、作業系統、應用軟體的定制,在此之前,不少廠商已在一個或兩個方面進行了嘗試,但打造一套完整的安全生態,需要産業鏈各方共同努力,在各方力量共同推進的過程中,安全手機標準自然會清晰。

  另有觀察人士提出,建立一套安全體系和標準是很有必要的。不過,對於安全手機的終端形態,不同領域、不同類別的用戶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因此在亟待確立的手機安全體系和標準的框架內,手機廠商可針對不同行業定制專屬的安全手機,從而深耕安全手機市場,從細分領域中尋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 (記者 吳辰光 曲忠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