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産手機廠商聯手虛擬運營商 變陣應對終端補貼降低

  • 發佈時間:2014-08-27 07:4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辰光 曲忠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受國資委要求三年內削減行銷成本400億元影響,以中國移動為首,電信運營商開始步入降低終端補貼的節奏。對此,曾憑藉運營商補貼定制攫取大量市場份額的“中華酷聯”等國産廠商開始不同程度地調整終端戰略。業界指出,受此影響,國産廠商將加速出海,從海外新興市場尋求增長機會,同時在國內也會加大同虛擬運營商的合作可能性。

  本土廠商聞風而動

  日前,中國移動首席財務官薛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移動今年用於補貼手機成本的支出為210億元(約合34億美元),比原計劃的340億元降低了38%,而且中國移動上半年已支出了153億元,這意味著下半年的終端補貼規模很可能只有57億元,約等於上半年補貼的1/3。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儘管尚未公佈補貼政策的變動,但在政策要求下,削減補貼已勢在必行。

  一時間,智慧手機市場風聲鶴唳,除了主打高端機型的三星、蘋果被唱衰外,國産廠商也聞風而動。率先下定調整戰略決心的是華為,華為消費者業務集團CEO余承東表示,今年下半年,華為機型“砍掉”八成以上,總機型不會超過10款。尤其是超低端定制機,華為“不打算玩了”。

  而在4G領域拔得頭籌的酷派則看好國産4G千元以下機型的運營商渠道發貨,認為運營商削減補貼受影響最大的是3G機型,而酷派3G機庫存量已很少。聯想、中興通訊則將目光重點轉向電商渠道,在此之前已開始向電商渠道佈局,甚至設立了專門定位電商平臺的獨立子品牌。

  據了解,有著“中華酷聯”之稱的國産四大品牌攫取市場份額離不開與運營商的合作關係,通過運營商“存話費送手機”模式實現了大量出貨。此番運營商風動,必然會對其産生一定衝擊,甚至由此引發本土廠商格局的重新洗牌。

  加速國産廠商“出海”

  需要指出的是,一直以來,大多國産廠商利用低價策略,借助運營商的定制補貼實現了出貨量的大幅增長,基本採取“薄利多銷”的模式。然而,隨著運營商削減補貼力度,國産廠商既有的“量”的優勢也將受到影響,利潤空間更加萎縮,或加速向海外市場拓展,尤其是新興市場,尋找新的營收增長點。

  酷派副總裁曹井升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酷派今年首次計劃向東南亞、歐洲及美國斥資數百萬元以推廣品牌,擴張海外市場。

  無獨有偶,聯想和華為也紛紛將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場。聯想負責人透露,今年二季度,聯想智慧手機出貨量在東南亞增長了近4倍,在東歐則增長近6倍。而華為的海外戰場主要在中東和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今年上半年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在兩地的增長分別超過6倍和接近4倍。

  國産廠商在向海外市場要盈利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壓力,一方面海外行銷、拓展渠道需要足夠的資金實力,中小廠商很難承擔;另一方面則是海外作戰的“本土化”問題。能否快速把脈到海外市場的需求,建立強大的分銷體系,將成為考驗國産廠商出海成效的重要關卡。

  或拓展與虛商合作

  國産廠商在向海外新興市場拓展的同時,在國內市場或加強自身渠道建設。中國虛擬運營商産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認為,基礎運營商削減終端補貼,將給虛擬運營商帶來發展契機。

  鄒學勇指出,對手機廠商來説,或許在進一步建設分銷渠道時,會加大與虛擬運營商的深入合作。虛擬運營商與手機廠商合作的想像空間更大,除了採取預存話費給用戶換手機,還可通過通信業務與既有業務融合創新,給予手機廠商更多元化的補貼形式。

  對於虛擬運營商來説,在“批零倒挂”的盈利困局中亟待破局,獲得終端的入口,結合自己既有的核心用戶,打通終端一環,從中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部分手機廠商也開始和虛擬運營商合作,推出了虛擬運營商合約機計劃。如在阿裏通信官網上線了靚號+手機打包出售的方式進行銷售。

  酷派相關負責人就表示,之前已經與迪信通等虛擬運營商進行了合約機的定制合作,未來還考慮與遊戲類的虛擬運營商加大合作。

  在鄒學勇看來,虛擬運營商目前存在兩個突破口,一是吸引用戶換機換號,二是攜號轉網,由於攜號轉網業務未全面放開,因此虛擬運營商主要應考慮如何吸引用戶換號,換機成為換號的載體。而手機廠商也可以借助虛擬運營商深耕核心用戶增加手機銷量。

  北京商報記者 吳辰光 曲忠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