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企上演機器人總動員

  • 發佈時間:2014-11-26 03:33:53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再過10年,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機器人環繞的世界中:工廠裏有機械手臂、超市有智慧無人叉車、出行有智慧汽車、回家有家庭機器人、生病了也有醫用機器人幫忙照看……更關鍵的是這些機器人還打著浙江製造的牌子。

  沙漠裏的哆啦A夢

  聰明又勤勞,還會自己回家充電

  在青海德令哈的茫茫戈壁上,有我國第一座商業化運營的太陽能熱發電站,佔地3.3平方公里,總裝機容量為50MW,近3萬片比我們日常用的鏡子還平整千倍的2平方米大小的定日鏡,跟向日葵一樣,每天都追著太陽跑。依靠反射太陽光,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每年可以發電1.21億度,相當於8萬餘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今年9月初,國家發改委核定其上網電價(含稅)為每度1.2元,這意味著我們平時用的電,也許會來自相隔千里的青海沙漠中。

  但在茫茫戈壁灘上,地表覆植少,太陽毒辣,風沙很大,要每天清理近3萬片定日鏡是個苦活。幸虧這裡有了一部國自機器人研發的自動清洗機器人。説起這部機器人,跟放大了N倍的哆啦A夢一樣。它長得跟一輛小卡車一樣,只是沒有駕駛室,前面裝著兩個大刷子,後備廂裏裝滿了清水,它不僅可以用毛刷清洗鏡片,還可以噴水和吹風,所到之處,鏡片都清新如初。

  更神奇的是,由於加裝了鐳射探測器和陀螺儀進,這個機器會認路,還會自動規避障礙,哪些鏡片清洗過,它都會記住。這個小傢夥還很聰明,一旦電力不足,亮起紅燈了,會自動跑回充電站給自己充電。

  “如果用工人的話,3萬片鏡片清洗一次,起碼10個工人忙1周,鏡片可能還會受損傷。現在機器人每天都會清洗一遍,也不會對鏡面産生損傷。”浙江國自機器人的工作人員介紹,這部24小時工作的機器人已經在德令哈工作了一年多,業績堪稱優秀。

  除了清潔機器人外,浙江國自機器人的産品還有巡檢機器人、機器視覺平臺、AGV等多款機器人。今年浙江國資機器人跟杭叉合作研究無人叉車(AGV)業務。東興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未來智慧物流的需求龐大,高性價比 AGV 産品極具成長性。再過幾年,也許超市的備貨區將看不到工人身影,貨物到倉庫後,無人叉車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把貨物搬運到貨架上。

  工業機器人消費

  中國排世界首位,浙江居全國首位

  前不久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100多家廠商展示了各自的機器人,除了傳統的焊接、切割、搬運等工業機器人,還有可以做咖啡、玩遊戲的服務型機器人。

  據統計,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14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規模達34714台,同比增長92%。在中國新成立的內外資機器人自動化公司,則以每天超過一家的速度在增長。專家預計,工業機器人未來將迎來25%至30%的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20年,機器人及系統産值約1000億元,帶動3000億元零部件市場。

  這片巨大的藍海已經吸引各路資本爭相涌入,截至今年9月國內機器人企業約420家,各省市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

  擁有相對雄厚資金實力的上市公司更是不甘落後,紛紛上演“機器人總動員”。目前,A股已有63家上市公司涉足機器人行業,包括浙江的巨星科技雙環傳動錢江摩托日發精機等公司。去年中國共購用機器人3.65萬台,一舉成為世界第一。浙江使用工業機器人5000多臺,位居中國第一。

  目前,杭州有杭州中亞機械股份公司、史陶比爾(杭州)精密機械電子公司、杭州科爵智慧設備公司、杭州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等31家公司涉足工業機器人行業。此外,還有很多中小企業一頭扎入了機器人這塊熱土中。原來主要研究自動化的浙江拓峰科技公司,也于2011年開始涉足工業機器人行業。加上余姚、嘉興、台州、溫州等地的30家機器人公司,浙江機器人軍團已有60多家。

  機器人行業到底有多熱?在各個人才招聘會上,機器人都是用工大戶。去年落戶杭州的新松機器人,當時只有20多個員工,現在已達270多名,剛剛又從高校新招了80名大學畢業生。“我們今年産值有2.5億元,但人手還是不夠,業務增長得太快了。”杭州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負責招聘的劉偉芳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機器人公司已經是用工大戶。

  一家摩托車剎車片廠家的經理,前幾天找到了杭州市機器人技術産業發展聯盟秘書長王國耀,他想把廠裏的生産線改造一下,要求多增加些機器人。原因就是工人流動性太大、工資高、人還難找。“剎車片的生産車間又熱又臟,老工人還能吃苦,現在的年輕人一看到油污滿地的工廠,第二天就離職了。”儘管人的動作比機器要靈巧,但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還沒有脾氣,這讓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有了機器換人的需求。在很多製造業中,原來的普工長期承擔著高強度、快速、重復勞動的角色,現在這些工作都慢慢轉移到了機器人身上。

  機器人任勞又任怨

  但對服務要求很傲嬌

  機器人儘管工作起來不知勞累,但對服務的品質要求卻很高。

  溫州一家鞋類企業購買了幾台機器人,做了一筆訂單後卻集體“休假”了。原來機器人的程式都是提前設定好的,只能做一種款式的鞋類。但小鞋廠接到的訂單五花八門,今天歐美款式,明天日韓款式,面對這式樣大變的鞋樣,機器人就一籌莫展了。要想讓機器人做的鞋子,從做歐美款變成日韓款,需要把程式大幅修改,還要調試,這又增加了機器人公司的工作量。

  “現在的機器人還是適合簡單重復的勞動,複雜的工序還是需要人工來完成,這也是富士康等大企業沒有全面推廣機器人的原因。”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王雷表示,機器人安裝到工廠很簡單,但要讓機器人有效運轉,還需要服務企業的“私人定制”。

  浙江拓峰科技股份公司負責人也表示,現在工廠進行自動化改造的時候,一般都要簽訂保密協議,防止把商業秘密外泄。而且即使是同行業的工廠,需要的機器人也都不完全相同,幾乎每家企業的軟體都需要重新做。

  今年初,科技巨頭谷歌一口氣收購了8家機器人公司,想打造能成為人類隨身助理的機器人。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的機器人正在經歷上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式發展,智慧機器人時代正在走來。

  而浙江的機器人公司,多數選擇了工業機器人作為突破口,服務型機器人仍舊很少。現在的杭州低碳科技館裏的導覽機器人就是國自機器人研發的,之前他們還做過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海寶智慧機器人和足球機器人,不過這些服務機器人不是他們的業務重點。“服務機器人我們也能做,但現在這個市場還太小,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很大,需求很旺盛,等我們借助工業機器人做大做強了,再回頭髮展服務機器人。”國自機器人副總朱玲芬説。

  目前在我國機器人這一市場上,瑞士ABB、德國庫卡等外資企業佔據主導地位,銷量佔比在70%以上,而國産機器人只佔1/4的市場。國産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過去也長期依賴向外資購買。隨著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援,國産機器人的追趕步伐非常快。

  “不用懼怕國外的機器人大鱷,其實機器人市場的開拓,還是自己跟自己的競爭。工業是實打實的,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提出更好的方案並實現它。”朱玲芬覺得機器人市場空間很大,浙江的機器人肯定會在全球佔據一席之地。

機器人(30002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