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簡我們的會議

  • 發佈時間:2014-11-26 00:29:4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做工作、辦事情離不了開會,但開會不是越多越好。改進會風,可以從精簡會議開始。

  目前,公司各單位所開的會不少。但有一些會,仔細分析,是繁文縟節,降低效率的,大可以不開。大致有以下三種:

  一是為開會而開會。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少數單位、主管和幹部,把開會作為一種權威和滿足感的體現。具體來説,即把開會作為目的,把開會作為政績。有事要開會,沒事找事也要開會。需要集團研究的事情要開會,不需要集體研究的事情也要開會。有時候一個電話或者是一封郵件就可以解決的事,硬是把人聚起來開會。重形式不重內容,人數求多、次數求多、時間求長。追求開了多少會,而不追求解決什麼問題。二是為跟會而開會。用會議落實會議,用講話落實講話,用文件落實文件,成了少數單位、管理人員約定俗成的思維定勢,認為上頭開了會,下頭也應跟著開會。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上頭開一個會,下頭開一串會。三是為推責而開會。一些會議不是為了推動工作,而是為了推卸責任。特別是遇到一些難度較大、責任較重、風險也較高的工作,把所能涉及到的單位通通召集起來開會,成了將棘手問題轉嫁的“良策”。一來體現出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二來出了事,可以以“大家一起開會研究過的”來回避和推卸責任。

  “莫圖虛名成為本,腳踏實地幹是真。”這是公司30年發展歷程中培育形成的優良作風,也是我們每一個永剛人應當踐行的行為準則。但從上述三種會議情形來看,顯然悖離了這一行為準則。今後,我們應當力戒此類會議再出現。開會,一定不圖虛,而要求實幹,切實讓會議精簡起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嚴控會議數量。今時今日,溝通的渠道、方式、載體多種多樣,不一定非要選個會議室,一撥人坐下來開會。有些點對點之間的溝通,或是僅僅需要對方知道,不需要商議的事項,大可通過電話、郵件或者QQ群、微信群等媒介來交流。一些時間相近、主題相近、參加人員相近的兩個或多個會議,可以進行合併,提升會議效率。二是嚴控參會人員。參會對象應是與會議內容密切相關的部門和人員,儘量減少關聯性不大的部門和人員的陪會現象。一些會議,儘量安排最熟悉情況、直接負責此事的人員參加,不一定非請有關主管、幹部陪會。三是嚴控會議時間。開會應做到惜時如金。設定的到會時間,應講求準點,減少早早到會場乾等時間的現象,當然更不能遲到,開會時,發言人應事先準備,發言時有一説一,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切忌講空話、套話,耽誤會議的時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