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武漢 文明江城
- 發佈時間:2014-11-25 04:30:3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明創建,抓平安保穩定,目前正成為武漢市委、市政府承擔“第一責任”的積極探索。在當地決策者們的心目中,民生幸福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地鐵延伸、大橋飛架、高樓林立、産業振興——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復興大武漢的腳步迅捷而堅定。幾年來,地區生産總值連跳千億大關,居副省級城市第四位,經濟總量重返全國城市10強。千萬市民感受著這種蓬勃的變化:“武漢,每天都不一樣”。
城市迅猛發展,平安是基石。去年,武漢在蟬聯3屆“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市”後,問鼎全國綜合治理最高獎項“長安杯”,跨入全國最平安城市行列。多年勵精圖治,一條武漢特點的“平安之路”日趨明晰。
讓平安守住改革發展路
依法治市,首要是平安;平安不平安,首先看治安。
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強調,“統籌謀劃、主動作為”,讓平安“磁場”呵護改革發展“氣場”。
當公共安全已然成為民生焦點之際,一張平安大網正在武漢三鎮織就。與恢恢天網相配套的是,以警力下沉為核心的警務機制改革。武漢市實行特警駐區、交警巡警下區,精簡市局直屬編制50%,基層一線民警佔比由51.3%增至73.8%,最大限度地推動警力上街面、下醫院、進商圈、到學校,構建問題導向、民意引領的主動警務機制。
找準了問題最集中的地方,“三圈”概念在武漢應運而生。今年年初,武漢市率先提出平安“三圈”建設——從整治“三圈”周邊秩序著手,推進整個城市的平安建設。
據了解,武漢的“三圈”即“商圈”、“醫圈”、“校圈”,現已涵蓋了全市58家大型商場、73家二級以上醫院、85所高校、1003所中小學、785所幼兒園,以及“三圈”周邊道路和地區。
“武廣商圈”聚集了武漢廣場、世貿廣場、武漢國際廣場等大體量購物中心,銷售額一直名列全國同類商場前茅,也是武漢最出名的“商圈”。王君2007年起就在“武漢國廣”保衛部門工作。他介紹説,以往常見的扒竊、偷包等現象,如今幾乎絕跡。“現在警力常駐商圈,報警可以直接打民警手機,民警分把鐘就能趕到現場。”
在“醫圈”,完善醫院內外交通設施,停車泊位應劃盡劃,規範標誌標線,形成微迴圈,安裝車門禁,實行車聯網,緩解交通擁堵。
在“校圈”,武漢對校園教學樓、宿舍、食堂、圖書館等師生聚集場所進行大排查,確保校內監控設施無死角,並對涉校警情優先處理,嚴格查處校園周邊涉嫌“賭、毒、黃”場所。
強勢推進“三圈”治理半年多來,“三圈”周邊秩序得到極大改善。武漢警方日前通報,截至10月中旬,全市“三圈”區域刑事、治安、交通、火災警情分別同比下降21%、32%、11%、40%。“三圈”串起了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隨著點點滴滴的變化,無形中得到提升。
一個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連日來,武漢正被一個普通的名字感動著。10月25日晚,長江漢口段,64歲的陳忠貴兩度入水救人,在眾人幫助下,3名落水青年陸續被救起,而他卻被無情的江水吞噬,再也沒上岸。
一個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吳天祥、楊小玲等8名全國道德模範,還有袁凡、曾照慧、楊海濤、方俊明……20年來,武漢市見義勇為群英譜忠實地記錄下英雄們的事跡:見義勇為英雄11名、英雄群體5個26人、見義勇為先進群體111個502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643名。這1182位“城市英雄”,成了這座城市永不磨滅的印記。
1985年,28歲的方俊明為救落水兒童躍入河中,撞上水下的石頭,頸椎骨折,高位截癱。28年來,他沒有怨言,更沒為當年的義舉後悔。
2003年9月,19歲的武漢青年楊海濤隨公司到江西南昌市昌北港口工地擔任保安。當年9月21日12時許,工地施工現場突然發生井下作業人員中毒事件,楊海濤不顧個人安危下井救人,光榮犧牲。201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認楊海濤為烈士。
今年7月,武漢市決定為見義勇為的眾英雄塑像。消息傳出,被譽為武漢市“能寫能畫又能做雕塑”的藝壇多面手陳漢生,申請為英雄雕像做設計。他説,每次在媒體上看到武漢的見義勇為英雄都很激動,總有一種把他們的壯舉凝結為藝術作品的衝動。
英雄壯舉激勵後人。每年清明,在九峰山見義勇為英雄紀念碑前,總有來自各界的市民前來祭掃。多次參與祭掃活動的武漢大學大三學生小陳説,見義勇為精神對整個社會是一種激勵,時刻讓見義勇為者內心産生自豪感,更激勵我們這些後來人。
20年來,武漢市見義勇為長效獎勵機製成效凸顯,共救治因見義勇為受傷人員106人,支付醫療費用160余萬元;為見義勇為子女助學160名,發放助學金68萬餘元。
磨礪鋪就平安路
探索城市平安建設新思路,對一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來説,更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支撐。“大數據”、資訊化、數字化……近些年來,這些時髦的概念在武漢落地為“六網一格”,成為城市管理者的眼睛和耳朵。
2006年,一張“天網”在武漢展開。斥資近億元在街頭安裝視頻監控系統,被列入武漢市政府當年的“十件實事”。目前,武漢已建成25萬個街頭監控,實現了主城區全覆蓋。
俗稱“地網”的街面巡邏防控網,也在不斷鋪展。以街頭的54個警務綜合服務站為依託,推行城區站巡、特警駐巡、社區聯巡,構建15分鐘環線巡邏圈和5分鐘接處警網路,實現了全時空覆蓋、全方位防控。此外,隨著城鄉社區村莊防控網、單位和行業場所防控網、“虛擬社會”防控網、區域警務協作網日臻完善,“六網”安防格局也已基本形成。
與“六網”相得益彰的是網格化管理。2012年,武漢全面推進智慧社會管理總體框架,將全市劃分為1300平方公里的9500多個“人房網”網格,疊加以城市管理為主的“城管網”、法人組織管理為主的“綜合網”,實行“三網融合”,將網格內人、事變成數字資訊儲存上網,以雲計算、物聯網、3S等技術手段為支撐,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武漢市社會管理與服務資訊系統。
武漢市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每個網格都實現了社會管理類圖、文、音、視資訊在三維地圖上精確定位,居民生活在這個社區網格中,更為安全、舒適。1萬名網格管理員每天更新社區動態資訊,全市安保巡邏隊和治安志願者隊伍達10萬餘人。
據統計,全市推行網格化管理以來,開展了家庭鄰里、消防安全、社會治安、民政救助、城市管理、勞動社保、計劃生育、房産物業等15大類161小類矛盾案(事)件的聯動處置,已累計辦理47萬餘件,辦結率達99%。
社會治理思路的轉變,促武漢展開了“平安之路”全方位探索。看得見的,是從治理“三圈”、網格化管理,到立體化防控、現代警務、治安更好;看不見的,是依法治市這雙“無形的手”。從公正司法、陽光執法到法律監督,潛移默化中,各種資源、職能的調度有機整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