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經貿合作蓄勢待發
- 發佈時間:2014-11-24 06:13:2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埃及開羅市東南方向約120公里蘇伊士省的沙漠裏,一座現代化的産業新城迅速成為一顆耀眼明星,這座新城就是2008年9月啟動建設的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日前,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組織近40名中埃記者,聯合走訪了蘇伊士經貿合作區。
經貿合作區初具規模
走進合作區,宛如步入綠洲般令人心曠神怡,眼前是一派充滿生機繁忙的景象:綠化的街道、整潔的樓宇和廠房,大型運輸車川流不息。
負責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運營的埃及泰達投資公司執行董事魏建青介紹説,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重點項目,是中國商務部確認的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根據規劃,經貿合作區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分為起步區、擴展區及合作區。目前,1.34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已初步建成,截至2013年年底,已累計投資近9000萬美元,入駐企業58家,吸引合作投資額近6.1億美元,提供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90%為埃及本地員工。放眼望去,起步區裏12棟標準廠房全部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石油裝備製造、高低壓電器製造、紡織服裝、新型建材和農用機械製造5大産業園區。與此同時,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配套工程和服務設施也日臻完善。
2013年底,埃及泰達投資公司與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總局簽署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和開發合同的生效,標誌著6平方公里擴展區的建設正式啟動。根據規劃,擴展區將吸引150家企業入駐,投資金額達20余億美元,實現銷售額80億至100億美元,可為埃及創造約4萬個就業機會,併為埃及的産業升級、出口創匯、稅收等發揮更大作用。此外,合作區的項目目前也在洽談中。
天、地、人的絕佳優勢
在談到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優勢時,魏建青自豪地説,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無疑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這3大優勢。
首先是國家政策的優勢。中國政府近年來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倡議。中埃經貿關係互補性強,為支援企業“走出去”,國家開發銀行、天津市政府、中非發展基金等都對赴合作區投資的企業給予多項政策支援。目前,埃及國內局勢日漸穩定,經濟明顯回升,我國實施的“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與埃及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塞西政府公佈的“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計劃,擬將綿延190公里的運河沿岸建設成為全球性經濟區域。
其次是地理位置的優勢。合作區位於歐亞非3大洲的“金三角”地帶,緊鄰蘇伊士運河,距離埃及第三大港口——因蘇哈那港不到3公里,處於“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計劃的起始端,區位優勢明顯。
第三是人口和市場優勢。埃及人口總量超過9000萬,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龐大的市場,但工業體系不完善,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同時,埃及與美、歐、中東、非洲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簽訂了多個雙邊或多邊自貿協議,在埃及生産的工業品可自由進入上述市場。
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起步區的建成,為整個合作區的未來展現出了美好藍圖。埃及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副主席穆罕默德·裏法特表示,擴展區將吸引汽車製造、化工、制藥、電子、建材等諸多高技術産業,這些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將有力推動埃及經濟發展。
早在2012年初,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玻璃纖維生産商——中國巨石集團就入駐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據巨石埃及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紀明介紹,公司一期項目總投資2.23億美元,設計年産能8萬噸玻璃纖維,是目前中國在埃投資金額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的工業項目。巨石埃及公司副總經理伍強表示,公司目前生産的産品95%銷往歐洲、土耳其和中東市場,實現銷售收入近3億埃鎊,出口創匯超4000萬美元,向埃及繳納的稅金超1億埃鎊。
非洲記者協會秘書長薩米亞·阿巴斯女士不無感慨地表示,四五年前來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參觀時,這裡還是一片荒蕪景象,而現在已有數十家企業入駐,短短幾年內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真是了不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到埃及來投資設廠,不僅公司能更好盈利,而且還向埃及繳納大量稅收、創造諸多就業崗位,這是埃中經貿合作互利雙贏的最好證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