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宜打出規模經營牌對抗外地貨欲重奪貴陽折耳根市場霸主地位
- 發佈時間:2014-11-24 01:29:25 來源:貴陽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11月19日,在烏當區百宜鎮紅旗村的800畝田土上,60余位村民正砍去殘留的包谷稈稈改種折耳根,一週之後,這裡將成為紅旗惠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第一批規模化折耳根種植基地。
然而,在此之前,伴隨著市場價格的“陰晴不定”,百宜的折耳根産業起伏不定發展之路相當曲折。
“好的年景,一斤能賣到4塊錢,壞時,還賣不到6毛錢。”曾經擔任烏當區蔬菜辦副主任的吳鎮芬説,巨大的價格波動,讓百宜的折耳根種植戶紛紛選擇退出。至2013年,百宜折耳根的種植面積從頂峰期的5000余畝滑落至2000余畝,在貴陽市場的份額也從70%滑落至不足20%。紅旗村的專業折耳根種植戶也從頂峰期的460余戶迅速降至不足100戶。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産自湖南、湖北的折耳根卻異軍突起,一路高歌猛進,佔據了貴陽折耳根市場“大半江山”。據花溪地利農産品物流園一位蔬菜經銷商透露,目前園區內每天交易的近3萬斤折耳根,幾乎全部來自湖南、湖北等省外産地。
市場霸主地位旁落
今年9月份,當紅旗村的紅旗惠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時,農戶徐孝華率先把自家的3畝折耳根加入公司運作,“通過公司經營,折耳根在種下時,銷售渠道就聯繫好了,不用擔心銷售問題,價格也有了保障。”
徐孝華的擔憂源於2008年的一次價格低潮事件。在那一年,原本都是賣到兩塊多一斤的折耳根,7毛錢一斤都難脫手。“市場突然間就垮了!”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徐孝華這樣形容道。
從1986年,市蔬菜辦組織技術人員以百宜鎮為基地開展人工栽培折耳根的技術攻關項目以來,百宜折耳根的人工種植歷史已走過28個年頭。用徐孝華自己的話來説,在折耳根的種植上,他是屬於行動較慢的。“看到最先種植折耳根的農戶都賣上了好價錢,我才砍掉了自家3畝多田土上的包谷稈,改種上折耳根。”而那一年已是1991年,僅在紅旗村就已有了數十戶村民轉型為折耳根種植戶。
在徐孝華的記憶中,上世紀90年代,折耳根的價格都還算穩定。“一斤折耳根能賣到一塊七毛錢,每畝地能産上6000斤,那時的錢可管用著呢。”價格好、産量高,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宜折耳根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到1000余畝,並成為貴陽市最大的折耳根産地。
2003年,突然而至的非典事件,讓折耳根的藥用價值為大眾所重視。百宜折耳根遠銷至北京、廣州,每斤價格也瘋漲至10塊錢。市場需求的強勁推動,使得當年百宜折耳根的種植面積就從2000余畝猛增至5000余畝,並佔據貴陽折耳根市場70%的份額。
即便是非典特殊時期過後,百宜折耳根的單價依然維持在兩塊錢以上,當地農戶的種植熱情有增無減。以百宜鎮最大的折耳根種植基地紅旗村為例,至2008年,當地以折耳根種植為主業的農戶已佔到全村90%的比例。
然而,2008年的價格低潮,給百宜的折耳根種植澆了一盆冷水。從那一年開始,折耳根的價格逐漸變得“陰晴不定”。“好的年景,一斤能賣到4塊錢,壞時,還賣不到6毛錢。”吳鎮芬説。
巨大的價格波動,讓當地的種植戶紛紛退出折耳根的種植行業。至2013年,百宜折耳根的種植面積從頂峰期的5000余畝滑落至2000余畝,在貴陽市場的份額也從70%滑落至不足20%。
分散經營制約産業發展
從蒸蒸日上到一下子跌落谷底,原因何在?
11月19日,站在紅旗村委會的大門前,對面就是一片足有兩三百畝的田土。紅旗村村支書金德斌描述了這樣一番景象:“2013年之前,這裡栽種的全是折耳根,分屬於幾十戶人家。每到收穫季節,家家戶戶爭相把挖來的折耳根洗凈、碼好,等著菜販子挑揀、估價。”
經營分散、品質不一乃至農戶之間互相競爭成為一種常態。受此影響,紅旗村的折耳根種植戶多年來,一直難以獲得穩定的經銷渠道。“市場價格好的時候,農戶還能賣個好價錢。市場價格一旦垮下去,零散的菜販子、批發商都不來了,哪怕農戶自己用三輪車拖到新添寨,也賣不出好價錢來。”金德斌説。
在市農委蔬菜站站長陳德軍看來,百宜折耳根産業曾經採取的這種散兵遊勇式的種植、銷售行為,成為近年來桎梏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加上折耳根的栽種過程複雜,從挖溝、下種、施肥,到除草、收穫,一畝折耳根種下來,至少需40個工的勞動量。“算上種子、肥料,農機、農藥的投入,每畝折耳根的種植成本高達7000余元。”金德斌説,“一旦折耳根的單價低於兩塊,種植戶的積極性就很容易受到挫傷。”
而在2008年之後發生的幾次價格波動事件中,折耳根的單價數次跌至2塊錢乃至一塊錢以下,這讓紅旗村的折耳根種植戶很受傷。當地的專業折耳根種植戶也從頂峰期的460余戶迅速降至不足100戶。
與百宜折耳根逐步退出貴陽市場相對應的是,産自湖南、湖北的折耳根卻逐漸佔據了貴陽折耳根市場的“大半江山”。據花溪地利農産品物流園一位蔬菜經銷商透露,目前,該物流園每天交易的近3萬斤折耳根,幾乎全部來自湖南、湖北等省外産地。
嘗試用規模化經營重振産業
然而,從去年開始,隨著市場上折耳根的銷售勢頭看好,單價再次回歸到兩塊錢以上。一些堅持下來的種植戶們得到了甜頭,使得無論是百宜鎮政府、還是當地農戶擴大折耳根種植的願望再次“高漲”起來。
如何更好地應對價格波動,奪回失去的市場?在百宜鎮的紅旗村,籌劃了5個月之久的紅旗惠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於今年9月正式掛牌成立。
“公司集中流轉村內土地800畝,沿公路兩側連片種植以折耳根為主要經濟作物的農産品。”金德斌説,“按照村內制定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5年,將把折耳根的種植規模擴展至2000畝,並與蔬菜經銷商提前簽訂好採購合同。”
通過公司化經營,建立折耳根種植、生産與銷售的標準化體系,能否挽回失去的市場?對此,金德斌給出了去年的一組對比。2013年,通過流轉村民的150畝土地,他率先走上了折耳根的規模化種植之路。由於種植規模大,在折耳根收穫之前,來自貴陽市的蔬菜經銷商就主動與他簽訂了採購合同。
“每斤折耳根的採購價為2.4元,而村子裏零散栽培折耳根的農戶,每斤賣出的價格僅有2.1元。”金德斌説,“分散式的栽培折耳根,産量、品質不統一,經銷商根本就不會和你簽訂合同,價格往往也是就地評估,差別很大。更重要的是,農戶分散式栽培的每畝成本,要比規模化經營的每畝成本高出1000元左右。”
去年,150畝集中種植的折耳根讓金德斌獲利60余萬元。紅旗村找到了破解折耳根産業窘況的路子。在公司的推動下,第一批800畝折耳根還未種下就先與蔬菜經銷商達成了採購協議。
“市場經濟的發展,呼喚一種連接農戶、企業和市場的經營模式出現,以實現農産品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吳鎮芬説,“紅旗村的公司化經營模式值得在百宜鎮推廣。”
本報記者 付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