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日島海域掘“金”鮑魚産業越做越大

  • 發佈時間:2014-11-22 08:33:14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7

  為加快實施海洋經濟發展戰略,拓展漁業發展空間,莆田市正在加快推進南日島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海洋牧場的重要一部分,南日鮑養殖也越做越強,形成集鮑魚育苗、養殖、加工、物流、銷售于一體的産業鏈。近日,莆田市“南日鮑”地理商標入選全省首屆“十佳地理標誌商標”,這是繼“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國家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品牌”、“福建省十大漁業品牌”之後南日鮑獲得的又一殊榮。

  “南日鮑”,産于莆田市第一大島——南日島。南日島古名南匿山,因山隱大海而得名,扼興化灣咽喉,東瀕台灣海峽,與湄洲島並稱姐妹島。這裡水質清新、水溫適中,獨特的自然環境使出産的鮑魚體肥殼艷,鮑肉細嫩,味道鮮美獨特,“南日鮑”由此得名並且聲名日隆。

  據南日鎮的養殖戶介紹,其實,南日鮑並不是鮑魚的原産區,以前很多本地人都沒見過鮑魚,還管它叫牛眼睛呢!1999年,村民魏九富從大連引進5萬多個鮑魚苗在島上養殖。很快,大家便知道這雙牛眼睛很嬌貴,必須選在不受任何污染的水域養殖,更認識到養殖鮑魚將是發家致富的途徑。短短3年,30%的漁民都養上了鮑魚。2003年,當地技術員用日本盤鮑為父本、大連皺紋盤鮑為母本雜交出南日鮑。如今,南日鎮已是國內最主要的鮑魚養殖産地之一,擁有全國鄉鎮一級最大規模的淺海浮筏式網箱養殖基地,全鎮有4萬多人從事和鮑魚養殖有關的産業。從貧窮到富足,島上隨處可見的農家別墅就是明證。

  目前,南日海域已成為我國鮑魚主産區之一,成為全國最大的淺海浮筏式網箱養鮑基地,養殖技術開發走在全國前列。南日鮑銷售遍佈北京、上海、山東、浙江、廣東等國內300多個大中城市,還出口到日本、南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雙方的技術和市場交流日益頻繁,有力地推動了鮑魚養殖産業的發展。已有數家台資企業落戶南日島,指導當地養殖戶進行鮑魚的養殖,帶來先進的生産管理技術和市場行銷理念,極大促進了南日鮑産業的健康發展。

  為了使南日鮑産業能得到健康持續的壯大發展,莆田市把建設南日海島生態經濟區,發展珍稀名優海産品的養殖和育苗列入《莆田市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暨“十一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近日,莆田市政府出臺《莆田市出口鮑魚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成立莆田市出口鮑魚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市海洋與漁業局、莆田檢驗檢疫局、市農業局等14個相關部門分工合作,計劃3年內累計投資1500萬元,力求形成有競爭力的出口鮑魚深加工産業集群,實現“鮑打天下”的産業夢想。

  據悉,出口鮑魚品質安全示範區將促進鮑魚加工企業與南日鮑協會、養殖戶開展農業合作,實施以“公司+合作社+基地+標準化”為主體的現代化食品農産品生産組織形式,同時規劃南日鎮、石城村標準化養殖示範區。

  示範區將實施“八統一”管理,即:統一引進種苗,統一建立放心藥店,統一産前檢測苗種,統一定期檢測水質,統一管理原料集中供貨,統一實施生産品質標準,統一加施原産地標識,統一開展對外交流協作,實現整個示範區資源的有效整合。

  市政府在3年內投入1500萬元,由市政府外貿轉型升級和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設施農業專項扶持資金統籌列支,扶持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這些資金主要用於標準化推廣、企業自控能力提升、品質管理體系建設、建立鮑魚的身份追溯系統、檢測普查與預警、國外技術壁壘研究、引進親鮑隔離場費用、開拓國際市場八個方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