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社會事業改革惠澤民生

  • 發佈時間:2014-11-21 06: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4月,廣東東莞鎂達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的一名重慶籍職工因膽石症併發膽囊炎住院,22天的治療共花費10402.44元,他自己僅負擔1153.68元,報銷比例達到88.9%。幫他減輕負擔的,是東莞市構建的不分職業性質、城鄉身份、就業狀態、戶籍地域的全民公平醫保制度。

  秋末冬初,甘肅省張掖市前進村60歲以上的村民卻感受到融融暖意。每人每月可領到村裏發放的標準為100元的基礎養老金,每天還可得到半斤鮮奶,養老和福利制度逐步健全,讓不少老人安心知足。

  在黃浦江畔的上海,剛剛公佈的上海2015年市屬高校春季考試招生試點方案成為熱議的焦點。考生擁有了期盼已久的自主選擇權。一名考生有同時被兩所高校錄取的機會,考生有權“貨比三家”,這在我國還是頭一次。

  從河西走廊到東南沿海,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創新舉措不斷出臺。從億萬群眾最關心最期待的問題入手,涉深水啃硬骨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這一年間,社會事業的改革創新亮點紛呈、成效顯著。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卻創下近10年同期最高值,提振了群眾的信心。以創業促就業,是政策引導的重點發力點。《關於繼續實施支援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帶來了稅收優惠政策延期、享受優惠政策範圍擴大、提高徵稅扣除額上限、增加扣減稅費種類等利好。創業是更高水準的就業。今年3月開始實施的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以及諸多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大大降低了創業“門檻”,給普通民眾的創業熱情添柴加油。

  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讓養老不僅是家事,更成為國事。為破解農村養老難題,從2013年起,財政部、民政部將連續3年從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中撥付30億元,用於支援建設10萬個農村幸福院。

  與此同時,我國人口和生育政策也作出了重大調整,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據統計,一年來,全國共有約80萬對符合條件的夫妻提出二胎生育申請。

  醫改繼續推向深入。在已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全民醫保正在從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設轉變。政府和市場“兩手並用”,注重發揮市場作用,用改革的辦法調動社會力量,實行醫療、醫保、醫藥“三聯動”。全國多地密集發佈醫改新方案,集中向以藥養醫頑疾開刀,並積極推動分級診療,患者扎堆大醫院、社區醫院資源閒置比例高的不均衡狀態有望逐步緩解。

  社會保障是社會運作的“穩定器”,是人民群眾的“生命線”。建機制、兜底線、補短板,成為社會保障改革創新的關鍵詞。作為保底性制度安排,社會救助制度的施行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這份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和臨時救助在內的救助清單,為急需的群眾送去了關愛和溫暖。同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邁出了新步伐。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國基本實現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合併實施,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統一、規範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

  被稱為眾多經濟社會政策“根目錄”的戶籍制度改革,也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戶籍制度改革的破冰,讓城市人和農村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的利益藩籬退出歷史舞臺,附著在戶口背後的教育、醫療、社保等諸多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的顯著差別將隨之逐步消失,這將對我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從緊密圍繞分數的應試教育,到培養活潑健全有素質的人,招生制度的改革引發了強烈的社會關注。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今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減少和規範考試加分、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等措施,更讓關乎國計民生的高考招生制度更公平也更科學。高考“指揮棒”的轉向,使人們對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充滿期待。

  社會事業的改革創新依然任重道遠。處理好基本公共服務與非基本公共服務的關係、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均等化和多樣性的關係,以及社會事業改革和其他領域相關改革的關係,需要改革創新的勇氣智慧,也需要堅持不懈的闖勁韌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實現社會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經濟日報記者 姜 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