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川股更名忙 “換裝效應”助大漲

  • 發佈時間:2014-11-21 04:34:06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華潤錦華剛剛更名為創維數字之後,又一家川股踏上了改名換姓的步伐。昨日,高金食品發佈公告,宣佈由於公司實施重大重組,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更,擬將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印紀娛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是進入11月之後,第二家將以新面目示人的四川本土上市公司。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以來,已經有國騰電子、S*ST聚友等川股相繼更換名稱,而在更名重裝上陣之後,多數個股走出了一波較為可觀的行情,更名概念股走熱的背後,也顯示出市場對於“逐新”的孜孜不倦。

  年內4川股改名

  齊現“更名效應”

  本月5日,於今年4月公佈了重組事宜的高金食品發佈公告,宣佈印紀傳媒借殼上市一事獲得證監會核準,本次交易已完成置入資産印紀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100%股權的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這也意味著高金食品已完成從“豬肉股”向文化傳媒股的華麗轉身。昨日,高金食品則再發公告稱,鋻於公司實施重大資産重組,公司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更。為適應公司發展需要,高金食品擬將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印紀娛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公司擬將經營範圍進行變更並修訂公司章程。事實上,高金食品此次更名並非首例,本月11日,被創維數字成功借殼的華潤錦華就先行一步,以創維數字的名稱上市交易,而其更名的原因,也皆是因為大股東易主引發的主營變化。

  據不完全統計,算上此次宣佈更名的高金食品,今年以來已經有4隻川股改頭換面。今年1月,*ST聚友經過6年多的停牌後變身華澤鈷鎳重新上市,隨後的4月份,為解決“國騰”商標到期問題,並迎接“中國芯戰略”所帶來的商機,國騰電子改名為“振芯科技”。而對於二級市場來説,“改名”往往意味著公司主業的改變或升級,相較以往更為明確的稱謂也常常能夠讓面目一新的公司獲得資金的追捧,這也被很多投資者稱為A股市場的“更名效應”。在成功改名之後,“更名效應”也在上述兩隻個股的走勢上得到體現,自今年4月更名至今年9月的高點,振芯科技區間累計漲幅已超過58%,華澤鈷鎳則更是在年初復牌以後搭上“鎳漲價”的順風車,截至昨日其年內累計漲幅超過了246%。儘管從近兩日的表現來看,高金食品與更名後的創維數字雖然未能夠複製此前的振芯科技與華澤鈷鎳的不俗走勢,但在重組事項公佈以來,高金食品期間累計漲幅已超過170%,而創維數字借殼一事雖幾經波折,但自今年5月以來的漲幅也超過50%。

  重組熱催生更名潮

  多家川股換名倒計時

  其實,以上更名的多家川股之所以能夠展現“更名效應”,除了因“換個馬甲”而帶來的新鮮感外,還在於其改名之後的深層原因。在今年已經完成更名的3隻川股中,僅振芯科技是因為商標到期原因而改名,其餘兩隻則皆是處於“不得不改”的境地。華澤鈷鎳前身S*ST聚友已由於業績連虧而于2007年暫停上市,而創維數字的前身華潤錦華同樣是因為其起伏不定的業績以及江河日下的紡織品業務而走上了重組之路,在新經濟發展的大潮下,由紡紗、織布、紡織品製造到銷售轉型數字視頻廣播系統系列産品的研發生産,顯然比固守主業會更加得到市場青睞。同樣,此次“將改未改”的高金食品,是因為摒棄了屠宰業務而涉足傳媒,才在投資者的熱捧中迎來升機。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經改名與擬改名的川股之外,更多正在重組中的川股也在改名的倒計時中。今年6月,丹甫股份宣佈擬以資産置換與定增的方式收購臺海核電100%的股權,今年7月,四川聖達通過大股東的股權轉讓引入長城集團,從煤炭加工業轉向影視傳媒,在完成重組後,這些公司的更名將指日可待。而在上個月,于2012年接手禾嘉股份的董事長冷天輝也表達了公司改名的意向。記者注意到,雖然更名尚未達成,但已有不少個股受到市場的提前炒作,在丹甫股份宣佈將完成由“電器股”向“核電股”的變身後,其期間股價漲幅已超過3倍,而禾嘉股份也因大股東擬在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平臺等項目上的佈局以及“4億利潤分紅”的承諾而錄得大漲。儘管目前四川聖達仍處於停牌之中,但市場人士普遍預計,在“由煤轉媒”順利完成後,四川聖達獲得大幅上漲幾成定局。本報記者 馬玉寶

  一言難盡

  不使“浮名”遮望眼

  無論是在A股市場還是國外股市,有一個好名字,往往能夠讓很多公司因之脫穎而出,換一個貼切而響亮的名號,不僅意味著投資者在選擇公司時能夠“見其外而識其內”,更能因名稱的獨特性帶來足夠的話題溢價。不過,這也使得很多股民僅僅通過“望文生義”,依照公司的名字便做出投資的判斷,縱觀A股歷史,如此的“無厘頭”式炒作已是屢見不鮮。

  其實,總結一下,換名字的原因,無非就是重組借殼、主營業務變更、控股股東改變,或者乾脆為了迎合市場熱點便先改個名字。如果説前面三者還算順理成章,那麼最後一種跟風改名的情形則尤其需要投資者注意。這其中,“故事大王”湘鄂情不失為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環保、新媒體等熱門概念之間騰挪後,終於徹底甩脫了餐飲的名頭,易名為“中科雲網”,進軍大數據,但股價在爬升不久之後,隨即便因涉嫌違法違規而遭遇證監會調查,此後便走出數個跌停,至此一蹶不振,因其名號而盲目買入的投資者便因此損失慘重。

  目前的市場中,如中科雲網一般利用更名對投資者施加心理影響,並夾雜著很多渲染和炒作成分的公司不在少數,從過往經歷看,不論是更名還是投資,如果僅僅是沾熱點講故事,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一地雞毛。畢竟,公司股價的高低最終還是要落腳于其所處行業如何,業績是否優良,如果僅僅因為名字給力而買入此類魚目混珠的個股,最後的結局必然是慘痛的,因此,投資者在股海泛舟時,仍需要做好功課,由表及裏,力求全面地了解相關公司的整體資訊——不使浮名遮望眼,才得盡頭甘甜來。本報記者 馬玉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