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雷達觀測新技術護航“未來地球”

  • 發佈時間:2014-11-21 01:30: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大慶)第二屆成像雷達對地觀測高級學術研討會19日在北京開幕,中科院遙感地球所所長郭華東院士在會上提出以面向應用的合成孔徑雷達(SAR)新技術和新理唸有效護航“未來地球”。

  此次學術研討會的主題為:前沿SAR:護航“未來地球”,即利用SAR為“未來地球”發展提供微波觀測資訊。“未來地球”是一個為期十年的大型國際科學計劃,目標是打破目前的學科壁壘,重組現有的國際科研項目與資助體制,填補全球變化研究和實踐的鴻溝。

  郭華東説,“未來地球”的研究核心是動態地球和人類的適應,而對地觀測技術尤其是SAR是其重要觀測手段,建議我國重視研發由多顆衛星組成的系列科學衛星,其中包括以SAR為主載荷的森林生物量衛星和冰川衛星。

  對於森林生物量衛星,郭華東指出,P波段合成孔徑雷達具有對樹枝樹葉的穿透能力,既可以獲得森林本身的結構資訊,又能獲得林下地表的資訊,可以顯著提高全球森林生物量的觀測精度和觀測效果,可為進一步解決森林固碳能力和碳儲量估計的不確定性問題,為全球變化及全球碳源/碳匯的研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冰川分佈在高緯和高山地區,由於少干擾,它以獨有的方式記錄或反饋全球環境氣候變化。全球和我國冰川數量眾多,大部分正處於變動和退縮狀態。郭華東認為,SAR冰川衛星在區分冰川和非冰川區、探測冰川移動、高度變化分析、冰川雪線提取等方面有著巨大優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