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行星襲地球,月均兩次

  • 發佈時間:2014-11-16 08:30:4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4日電 (記者林小春)美國航太局14日公佈的一份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分佈圖顯示,平均每半個月就有一顆1米大小的小行星降臨地球,頻率之高令人驚訝。不過不用擔心,它們基本都在地球大氣層中瓦解並燃燒殆盡,對地球人沒有威脅。

  美國航太局發表聲明説,這一分佈圖根據1994年至2013年美國政府儀器收集的數據繪製而成。在這20年中,至少有556顆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地圖表明,這些小行星在地球上隨機分佈。

  聲明説,幾乎所有1米大小的小行星都在地球大氣層中瓦解,它們“通常是無害的”。但比較有名的一個例外是去年2月在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上空爆炸的一顆小行星,它的直徑在20米左右,是過去20年襲擊地球最大的一顆小行星,引起了全球對小行星威脅的關注。

  美國航太局表示,尋找有潛在危害的小行星是該機構的一個高度優先的項目。過去5年,該機構在小行星探測、鑒定和緩解威脅方面的支出已經增加10倍。

  該機構還強調,對未來小行星撞地球的威脅絕不應輕視。對地球歷史的研究表明,足球場大小的小行星平均每5000年左右襲擊一次地球,可能會對地球造成“重大危害”;而造成地區性或全球性災難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可能平均每幾百萬年發生一次。

  今年9月,美國航太局總監察長保羅·馬丁曾發表審計報告,批評航太局“近地天體項目”效率低下。報告指出,“近地天體項目”預算從2009財年的400萬美元增加到2014財年的4000萬美元,但按目前進展,該項目無法完成到2020年找出90%危險近地天體的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