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該快步走還是慢慢行
- 發佈時間:2014-11-21 01:00: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移動醫療以活躍的身姿頻頻躍入公眾視線。記者採訪發現,儘管市場上産品五花八門,且投資熱情一浪高過一浪,但據從業人士反映,在缺乏政策保障和引導下,實際應用並不如預期,不少企業在尚未找到可以産業化、盈利化路徑之際,前進的腳步也變得快慢不一。
首款“智慧疼痛醫生”創就診新模式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腫瘤患者達300余萬例,其中75-90%的晚期癌症病人伴有劇烈的疼痛徵狀。持續存在的嚴重癌痛不僅引起癌症患者軀體的不適,同時對患者的精神、心理及人際關係也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是導致患者産生抑鬱的主要原因,有自殺傾向的癌症患者80%與嚴重的疼痛有關。然而,由於醫患溝通不暢、治療不規範、鎮痛知識缺乏等原因,許多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狀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成為影響患者生存品質的重要因素。
記者近日從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採訪了解到,為了緩解上述問題,學會與上海市崇明新華癌痛轉化研究所一道,連續兩年承擔“民政部中央財政資金支援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示範項目”,針對癌痛患者開展社會救助服務。項目除了進行義診體檢、送醫到府、跟蹤隨訪等傳統醫療服務形式,還專門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遠端醫療服務系統——智慧疼痛醫生。
上海市崇明新華癌痛轉化研究所所長丁罡告訴記者,這款APP利用國際通用的卡氏評分表和生活品質評估量表評估病人生存品質,採用國際公認的數字評分法評估患者疼痛狀態,將患者疼痛相關指標實時上傳至伺服器,便於主診醫師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時更新醫囑。
“相比其他市場上的慢性疾病管理系統,這款APP有兩個特點,一是國內第一例,二是不對醫院外患者開放,完全是一個閉環服務,實現患者的全程管理。”丁罡説,醫療和其他領域不同,離開醫生照樣可以做,比如傳媒、金融、娛樂,通過新媒體就能把一些資源引過去或放大,但是不同的人得同樣的病,治療方案都不同,所以現在只有2000多人次患者使用,沒有考慮對院外患者開放。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秘書長何士剛表示,隨著市場需求、政府職能轉變,移動醫療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希望相關部門能有更大程度的資金支援,也希望這類項目可複製、可推廣,運用到其他疾病領域,比如抑鬱症、帕金森、中風等。
眼花繚亂的移動醫療
百度“移動醫療”顯示,是通過行動通訊技術,例如PDA、行動電話和衛星來提供醫療服務和提供醫療資訊,具體到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是基於安卓和iOS等移動終端系統的醫療健康類App應用等。
記者在手機“安卓市場”上搜索“醫療”發現,相關APP多達幾百種,比如“快速問醫生”、“春雨醫生”等。另外,搜索“就診”則顯示出許多與醫療機構有關的APP,比如“健康南京”、“江蘇省中醫院”等,其服務主要集中在預約掛號。
移動醫療之所以如此紅火,一方面得益於技術的不斷發展升級,另一方面也與市場投資熱情高漲有關,尤其是跨界企業的不斷加入。通訊連鎖企業樂語通訊去年就稱,將在一年內開設900多家智慧雲健康服務專區,今年又推出“妙more”品牌,主打移動健康服務。另外,阿里巴巴的“未來醫院”,以及近期丁香園獲騰訊7000萬美元戰略投資,掛號網獲騰訊領投的總融資超過1億美金,不斷刷新紀錄。
從全球來看,整體移動醫療市場規模截至2013 年約為45億美元,市場預計2017年將達到230億美元,中國將超越日本佔據整體亞太市場的37%。
易觀國際分析師郭陽表示,相比網際網路巨頭早在前幾年陸續開始對醫療領域佈局,目前移動醫療作為一大熱門投資領域倍受關注,在醫療可穿戴設備、硬體、大數據上都有著較高的投資及收購比例。
前進路上各有憂慮
瑞銀證券醫藥分析師季序我表示,遠端醫療、移動醫療肯定是未來醫療領域的大方向,但是目前參差不齊的發展現狀也説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不同的公司思路不同,有的繞過醫院,以醫生為單位進行註冊,在APP平臺上面單獨給消費者提供醫療服務,還有的則通過醫院來利用醫生資源。
事實上,前者風險較大,後者更被看好。因為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醫院的角色除了是提供醫療服務活動的場所外,還是一種組織形式。國家衛生計生委此前發文稱:“醫務人員向本醫療機構外的患者直接提供遠端醫療服務的,應當經其執業註冊的醫療機構同意,並使用醫療機構統一建立的資訊平臺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這種不允許醫生隨意開展移動醫療的文件,印證了市場之前的擔心,相關部門並不希望市場上有些産品的步子跨得太大,認為有不能控制的風險。”季序我説。
丁罡告訴記者,這也是為何不對外開放APP服務的一個原因。移動醫療才剛啟動,環境還不是很健全,在中國的醫療體制下,救治的主體仍是醫院,任何的改變都不能走得太快,和老百姓有關的醫療服務更是需要通過摸索來獲取,尤其是涉及法規、政策、品質控制等,如果盲目著急的發展線上服務,走到後來可能會失控。
然而,一家做智慧醫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是出於患者安全考慮,步子慢一點都能理解,可是問題並不在此。據他透露,有關部門考察過後覺得很好,但推動熱情不高,因為怕擔風險,不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另外,還有些醫院則擔心會對院內的檢查費用造成擠壓,難免排斥。
“實際上,我們的終端只是為醫院提前篩查一批原本不做檢查,但可能具有慢性病的患者,給醫院帶去的是一個增量而非搶佔其存量。另外,我們對用戶的資訊進行蒐集和數據分析,還能起到提前干預,幫助醫院緩解後續治療中的醫保壓力。”上述負責人説,相比在醫療領域的裹足不前,反倒是一些保險公司、高檔小區更感興趣,以此為噱頭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可惜,這並不是我們研發的初衷。
業內人士認為,移動醫療真正回歸醫療本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政策、産品、醫院、醫生和患者等,每一個環節都層層相扣。尤其是行業政策,對企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指引,另外,企業若刻意創造一個産品也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結合需求創新且實用,才能喚起用戶真正的興趣。
申銀萬國研究報告指出,移動醫療未來主要有三大趨勢。一是産品的便捷化、精細化,即對特定病患和醫生定制以及對於單一病種開發的産品將逐步豐富;二是健康數據管理比數據監測更重要,産品的數據從採集到管理到反饋的産業鏈形成,並非僅僅停留在娛樂健康管理上。三是標準化平臺、個性化産品,産品未來將在平臺的不相容導致産業鏈生態圈難以形成的問題上取得較大標準化突破,並在産品的個性定制上得到長足的進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