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使用額度連續兩日“腰斬”

  • 發佈時間:2014-11-20 14:31:45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張恒)前期被寄予厚望的“滬港通”開閘這三天可謂一天“冷”過一天,從交易所公佈的數據來看,單日實際使用額度連續兩日出現“腰斬”,昨日更是僅用12%左右。本報特約專家認為,這與當前A股即將發行一批新股、港股走弱等原因有關。

  滬港交易所昨日盤後分別發佈了當日“港股通”和“滬股通”市場數據。其中,“港股通”105億元人民幣額度剩餘102.47億元,已用比例僅2.4%;“滬股通”130億元人民幣額度剩餘103.88億元,已用比例也僅為20.1%。綜合來看,“滬港通”當日額度使用28.65億元,佔比12.19%。

  而此前兩個交易日,即“滬港通”開通後的首日(11月17日)和次日(11月18日),使用額度分別為147.68億元和56.45億元,環比來看幾乎連續“腰斬”。

  與“滬港通”持續“降溫”相伴隨的,是滬港主要股指的持續走弱。如“滬港通”開通首日,上證綜指、恒生指數分別下跌0.19%和1.21%;開通次日分別下跌0.71%和1.13%。昨日,兩大股指再次雙雙收跌,跌幅分別為0.22%和0.66%。

  對此,齊魯證券香港子公司齊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研究部主管羅滿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滬港通”開閘以來表現出明顯的“滬熱港冷”格局,這或與港股交易成本高於A股有關,匯率差價、印花稅雙邊徵收等成本都給內地股民投資港股造成了壓力。

  此外,上證綜指和恒生指數近期持續走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意願。

  本報特約證券研究員、山東神光金融研究所所長劉海傑則認為,“7月份以來,滬指已經漲了20%左右,港股投資者需要等一等、看一看,觀望一下接下來的走勢”。另一方面,劉海傑認為A股即將到來的新一波“發行潮”也是“滬港通”降溫的重要原因。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羅滿強和劉海傑都認為“滬股通”對兩地市場的影響是積極的,隨著政策更加細化和人性化以及滬指、恒指的反彈,“滬股通”可能會有所“升溫”。“總額度一定會用完,而且會不夠用。”劉海傑説。

  滬港通開閘以來單日使用額度一覽

  數據來源:滬港交易所/數據統計:記者張恒

  日期 滬股通使用額度(億元) 港股通使用額度(億元) 滬港通使用額度(億元)佔當日額度比例 上證綜指漲跌 恒生指數漲跌

  11月17日 13017.68147.6862.84%-0.19%-1.21%

  11月18日 48.45856.4524.02%-0.71%-1.13%

  11月19日 26.122.5328.6512.19%-0.22%-0.66%

  證監會回應滬港通“滬熱港冷”:

  “這就是市場”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昨日參加鳳凰財經峰會,在回應“滬港通”開閘後呈現的“滬熱港冷”情況時表示,這就是市場。莊心一同時表示,目前證監會正就新股發行註冊制和市場各個方面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充分研究。

  機構爭食滬港通“蛋糕”

  山東本土券商推跨境套利産品

  “滬港通”的開閘正吸引各類機構分食資本盛宴。記者了解到,本月18日,齊魯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齊魯資管)成立當天,便向市場推出了專為“滬港通”設計的跨境套利産品。

  據介紹,齊魯資管是齊魯證券旗下專注于資産管理業務的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管理資産規模超過2000億元。齊魯資管董事長章飆是國內量化對衝領域的領軍人物,曾參與設計和討論中國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多次重大創新。

  齊魯資管此次推出的跨境套利産品“水滴一號”投資標的為內地A 股市場、香港H股市場、新加坡市場,包括期貨三大交易場所中的股指期貨,以及H股市場中的滬深300指數、A50指數ETF及其他衍生品。該産品採用跨市場套利策略,即在一個交易場所購買(或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期貨、ETF),在相對應另一個交易所賣出(或購買)相同數量的同種股票(或期貨、ETF),以獲取不同市場差價。 綜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