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工科學生評價工程教育

  • 發佈時間:2014-11-20 09:29:5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育改革

  文·本報記者 楊 靖

  我國正在從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如何理解工程教育品質所處的戰略地位?工程教育品質狀況到底怎樣?應該從哪些方面對工程教育品質實施評價監測?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主任吳岩就《中國工程教育品質報告》接受了記者採訪。

  工程教育對提升高等教育整體品質影響重大

  問:今年,教育部評估中心首次研製發佈了《中國工程教育品質報告(2013年度)》,能否介紹一下報告發佈是出於什麼考慮?

  答:一是工程教育品質所處的戰略地位。2013年,我國工程教育規模世界第一,超過九成的普通本科高校設有工科專業,普通高校工科畢業生數、本科工科在校生數、本科工科專業布點數已佔到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本科在校生總數、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1/3左右。因此,工程教育品質會對提升高等教育品質全局産生影響重大,對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國夢至關重要。

  二是積極回應政府、社會和高校新的關注。黨的十八大後,高等教育全面進入以提高品質為核心、內涵式發展為特徵的新時期,工程教育品質因關係到國計民生、人民生命財産安全而成為政府和社會關注的熱點。目前,國內還沒有對工程教育整體品質狀況開展過評價監測和研製工作,我們的報告就是要用數據和事實客觀地呈現改革開放30多年特別是近些年來工程教育品質取得的主要成績及需要重視和關注的主要和深層次問題,以回應政府、社會和高校的關注。

  三是跟進國際高等教育品質評價監測發展的新趨勢。進入21世紀,國際高等教育品質評價監測更多關注在學科專業層面,聚集學生學習成果和用戶滿意度的評價(如AHELO和U-Multirank),以此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與産業、社會的適應性。評估中心一直在密切跟蹤這一國際發展新動向,2014年,我們在研製完成上述3個院校層面的品質報告基礎上,首次用國際等效的品質標準在專業層面對人才培養品質進行評價監測,這也是我們進行的系列品質監測報告研製工作的新探索和新嘗試。

  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高等教育新理念

  問:能否給我們描述一下今年首發的工程教育品質報告有什麼主要特點?

  答:今年首次發佈的工程教育品質報告是由我們評估中心會同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清華大學共同研製完成的中英文年度品質報告,今後將每年持續發佈。報告具有五個主要特點:

  一是報告首次用國際實質等效的品質標準對我國工程教育品質狀況進行分析評價。本報告中我們首次按照國際等效的品質標準,對2012—2013年134個參加工程教育認證專業點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品質保障機制等進行了深度剖析評價,形成了可靠、可比的品質結論。

  二是報告首次以人才培養五個核心維度對我國工程教育品質狀況進行全面評價。我們在總結多年評估實踐經驗和借鑒國際品質保障先進理念基礎上,首次採用培養目標達成度、社會需求適應度、辦學條件支撐度、品質監測保障度、學生和用戶滿意度作為反映工科專業人才培養品質狀況的表徵點,全面、系統地對我國工程教育品質狀況進行了評價。

  三是報告首次與工業界攜手合作對我國工程教育品質狀況進行開放評價。為體現“用戶滿意度”這一高等教育新的品質觀,我們首次將國際公認的畢業生能力要求設計成問卷,委託14家專業類認證委員會對260多家用人單位進行了滿意度調查,從用人單位角度比較客觀地了解了工科人才培養品質狀況。

  四是報告首次用學生學習體驗和感受對我國工程教育品質狀況進行滿意度評價。“學生滿意度”評價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品質評價方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高等教育新理念。我們首次把“學生滿意度”用於對工科人才培養品質的監測與評價,通過對4萬多名工科學生學習體驗和感受進行追蹤調查,從工科學生對工程教育的滿意程度來客觀反映我國工程教育品質狀況。

  五是報告首次用數據和事實對我國工程教育品質進行客觀評價。我們在報告研製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第一手數據和史料資訊,包括近10年積累的工程教育認證資料、6家行業學會、協會(聯合會)走訪調研材料、近30位專家的訪談材料、260多家用人單位和4萬多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等,比較翔實的數據和事實保證了報告結論的實證性、科學性和權威性。

  問:能否給我們讀者列舉一下今年首發的工程教育品質報告有什麼主要亮點?

  答:前面已經提到,今年我們推出的工程教育品質報告呈現為“五個首次”特點,我覺得其中至少有三個主要亮點:最突出的亮點就是品質監測標準的國際等效性。我們首次用獲得國際互認的等效標準對我國工程教育品質狀況進行了監測評價,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第二個亮點是品質評價吸納了工業界參與。我們首次走訪行業學會、協會,並通過他們向用人單位發放調查問卷,獲得了工業界的第一手評價和需求資料,對於明確未來工程教育改革思路至關重要。第三個亮點是學生和用戶滿意度調查。我們首次用目前國際公認及群眾關注的滿意度調查進行分析評價,能夠客觀地反映工程教育品質狀況,既回應了社會關切,又與國際品質評價監測工作相接軌。

  沒有在人才培養全過程進行校企深度融合

  問:今年首發的品質報告就對工程教育發展中的問題沒有進行回避,能否介紹一下是出於什麼考慮?

  答:是的,作為專業評估機構,我們的報告力圖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我國工程教育的品質狀況,能夠為政府決策、學校改革、社會監督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服務。因此,報告以大量數據和事實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工程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的同時,也客觀指出了工程教育發展中需要重視和關注的一些主要和深層次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通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以解決:

  一是高校在工程教育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方面存在問題。如工科專業辦學理念與國際先進工程教育理念存在較大差距,辦學特色不夠鮮明,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以教為主”傳統教學模式仍佔據主流,校內品質保障特別是持續改進管理體制機制尚未健全等。

  二是行業企業參與專業人才培養的聯合辦學體制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如行業企業參與培養目標的制定與評價、對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學習産出評價等諸多環節帶有隨意性、片斷性和被動性,沒有在人才培養全過程進行校企深度融合,並形成制度化。

  三是目前還沒有制定出臺校企合作辦學法規和配套細則,還未對註冊工程師制度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行有效銜接等,這些勢必對推進工程教育改革帶來困擾,也影響了高校和行業企業雙邊合作的積極性。

  問:能否請您用幾句話概括一下這次品質報告的主要結論?

  答:我想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我國工程教育規模世界第一,是世界工程教育大國。第二,我國工程教育有力支撐了國家工業化發展和綜合國力提升。第三,我國工程教育“五個度”基本達成,但仍存一些深層次問題,深化綜合改革是必由之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