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穀物烘乾機破解農民曬糧難題

  • 發佈時間:2014-11-20 03:32:0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錢續坤姚琴張文濤

  11月18日,安徽省懷寧縣黃墩鎮黃墩村村民劉傑正忙著將剛收割完還帶有濕氣的3700公斤稻穀,運到該村種糧大戶徐福運的農場裏。

  劉傑為何要將自己種的糧食送到徐福運的農場呢?“農場裏有大型烘乾機可以將稻穀烘乾,這樣即使遇上下雨天,稻穀也不會發黴了。”快人快語的劉傑,一語道破天機。

  那徐福運是怎樣想起要購買穀物烘乾機的?這件事還得追溯到2012年之前。通過土地流轉,徐福運成了黃墩鎮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他每年種植水稻和小麥的面積超過了2000畝。“早稻收割之後,稻穀的水分含量較高,加上雨水偏多,稻穀容易發芽霉爛。”説起之前稻穀的晾曬,徐福運是無可奈何。即使是天氣晴好,他還得一邊收割一邊曬谷,根本沒有時間兩頭兼顧;況且曬乾稻穀需要好幾天時間。更讓人心煩的是,村裏沒有大型的曬谷場可供晾曬。“2010年,我的稻穀和小麥因為沒有地方曬乾,導致霉變,直接經濟損失達40多萬元。”

  2012年,徐福運在無意中看到了有關穀物烘乾機的消息,他毅然投資240萬元,購買了兩台大型烘乾機。果不其然,這兩台烘乾機在2013年的連續陰雨天氣中,有了用武之地,一台大型烘乾機平均每天能烘乾糧食50噸。徐福運掐著指頭仔細算了一筆賬:以前晾曬稻穀,不僅受到場地的限制,還要請人幫忙晾曬。一般曬乾需要3天,人工費是1角錢/公斤,50噸稻穀要花費5000元;而現在的機器烘乾費用是6分錢/公斤,50噸稻穀的烘乾費是3000元,成本比以前降低2000元。“還有,以前在場地晾曬稻穀,因為雞鴨啄食,浪費很大。如今改用機器烘乾,就再也不用擔心這個了。”

  看到劉傑送來的稻穀很快烘乾了,黃墩鎮蔣嶺村村民胡祖志也把收割的30多噸稻穀,全部拉到了徐福運的農場裏。胡祖志説:“烘乾機能將稻子的水分完全烘乾,比自然曬乾要快要好。更重要的是,我現在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從事其他活動了,否則多耽誤一天,不知又要損失多少錢。”

  談到穀物烘乾機的好處,懷寧縣農委主任錢時平説:“這些設備的使用,一方面能夠省工節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強農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糧食安全。目前我縣主要是引導徐福運這樣的種糧大戶,通過購買烘乾機來解決稻穀烘乾難題,希望通過他們帶動農戶自覺自願使用。”

  該縣農機局負責人鄭久漢介紹,為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解決農民尤其是種糧大戶的穀物晾曬難題,在國家農機政策補貼的基礎上,懷寧縣還在機器選型、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等方面,對種糧大戶給予大力支援。“去年我購買的兩台烘乾機,政府補貼了7萬元。”徐福運自豪地説,“我認識的一些種糧大戶,還可以通過政府建立的融資平臺貸款購買烘乾機。”據悉,懷寧縣目前共有10多個家庭農場具有穀物烘乾設備,擁有大、小型穀物烘乾機70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