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糧食烘乾:亟待打通“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4-08-04 08:33:55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曾艷芳 胡敏華 記者 萬能

  趁著天氣晴好,來自余幹縣瑞洪鎮的種糧大戶吳仕元一大早就開車將頭天下午剛剛收穫的20噸早稻濕谷運往南昌縣涇口鄉糧管所出售,百市斤98元的售價雖然不算高,但糧食不落地的産銷模式讓他省心不少。涇口鄉糧管所的穀物烘乾機能直接將濕谷烘乾收儲,免去了夏季連續陰雨天所造成的“曬糧難”。

  “烘乾機可比人工方便多了,好多種糧大戶和糧食經紀人都和我一樣直接運送濕糧來這裡。”吳仕元指著糧管所絡繹不絕的人群如是説。

  據了解,在我國每年因不能及時乾燥造成糧食霉變、發芽等數量損失在5%以上,由於傳統糧食烘乾方式過於依賴天氣,也讓“機械烘乾”成為了糧食産銷過程中亟待連通的“最後一公里”。對此,南昌縣種糧大戶鄧繩文深有體會。

  從2008年起,鄧繩文承包了5000畝農田搞水稻種植,由於風調雨順,連年大豐收。嘗到規模化種植的甜頭後,2011年鄧繩文毅然將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1萬畝。但天有不測風雲,2011年晚稻收割期間,持續降雨使得剛收割上來的稻穀來不及曬乾,600多噸稻穀發黴變質,損失近60萬元。望著倉庫裏堆積如山的變質稻穀,鄧繩文認識到靠天吃飯終究不是辦法。

  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激勵下,鄧繩文于2011年在全省種糧大戶中率先一次性投資購買了9台穀物烘乾機,告別了多年來依靠人工曬糧的歷史,水稻種植從播種到翻曬入庫,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一台烘乾機將20噸稻穀的水分含量從30%降到國標13.5%,需要成本1200元,而人工翻曬到同樣水準,需要400平方米的水泥曬場和8個勞動力進行3天以上的翻曬,成本在2800元左右。”説起烘乾機的好處,鄧繩文讚不絕口。目前,除了烘乾自産的糧食外,鄧繩文還拓展了對外糧食烘乾業務。隨著糧食烘乾訂單的增加,他的穀物烘乾機也增加到了26台,日烘乾能力達到400噸,目前與他簽訂了糧食烘乾業務的水稻面積達5萬畝。

  與傳統晾曬方式相比,機械化烘乾作業不受場地和天氣條件的限制,大大降低了糧食的破損和二次污染,烘乾後的糧食含水率均勻,儲存時間長,加工後的成色和品質也更佳,受到不少種糧大戶歡迎,但因投入成本過大,難以普及。

  “今年我家1000多畝早稻受澇,有的已經開始發芽,正考慮賣到鎮裏新建的糧食烘乾廠去,價格低點也沒辦法了。”南昌縣蔣巷鎮全國種糧大戶劉長保説,“種糧大戶自己搞烘乾設備不現實,資金投入太大,有晾曬條件就不會考慮機械烘乾,小農戶更是這種想法,能省一分是一分。”

  作為我省産糧大縣,南昌縣擁有糧食加工企業200多家,數量居全國首位,但擁有烘乾機的企業卻僅有十幾家,難以滿足烘乾需求。

  為解決曬谷難的問題,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南昌縣今年引進廣東泰通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800萬元,在種糧大鄉(鎮)蔣巷鎮、涇口鄉啟動了兩個面向市場的每日處理量300噸的烘乾塔,每個烘乾塔一年烘乾量可以達到2萬噸,可以服務方圓30公里5萬畝農田,確保糧食豐産豐收、顆粒歸倉。

  南昌縣農機局殷紅光介紹:“糧食烘乾不僅是實現糧食生産全程機械化的‘最後一公里’,還是關係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環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應向糧食烘乾機械傾斜,對於投資糧食烘乾市場、惠及農民的企業應加大扶持力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