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場主陳宏平精準施藥有一套

  • 發佈時間:2014-11-20 03:31: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噴1桶15公斤的藥液光人工費就要8元,還不包括農藥錢,咱家386畝地噴一遍農藥,藥費加工錢至少要七、八千元,病蟲害防治要適期,可不能蠻幹。”安徽省天長市稼農家庭農場主陳宏平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算盤打得可精了。

  陳宏平是安徽省天長市唯一評有職稱的農民技術員,他向筆者如數家珍地談起低成本高效益防治病蟲害的“門道”兒——

  借助天氣變化,提高防治效果。“比如,井岡黴素是防治小麥赤霉病的常用農藥,要想達到最佳防治效果,就必須讓藥液淋到作物根部。”陳宏平説,每畝用水量不能低於50kg,按彌霧機每桶15kg計算,每畝要打3桶藥水,無形中每畝增加用工成本16元。於是,在防治期,陳宏平每天緊盯天氣預報不放,在雨天到來前1~2天,把藥液噴下去,既節省了成本,又達到了最佳防治效果。

  綜合利用“農業防治”,減少用藥次數,降低用藥成本和環境污染,營造農作物抗病抗害的田間小氣候。一來陳宏平十分注意保護病蟲天敵,堅決不用對益蟲有害的農藥,以便達到蟲吃蟲的功效。二來他還注意作物生長期,把握用肥關,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即水稻栽培前期重氮,要採取淺水活棵、乾濕交替法,後期控氮補鉀,使葉片褪色,避免後期因氮肥過多而導致稻縱卷葉螟發生。今年皖東地區水稻生長後期雨水較多,有利於水稻紋枯病、稻曲病的發生,許多農戶及種糧大戶大面積發生稻曲病,稻穀一片黑,導致出糙率下降,形成賣糧難,而陳宏平由於注重農業防治,稻穀成熟時一片金黃,由於無病害出糙率高,稻穀一登場便被聞訊而至的糧商搶購一空。

  適期防治不盲目,哪怕生産再忙,只要是市植保站發佈的病蟲害情報,陳宏平每期必看,認真研判。今年7月上旬,市植保站發佈“四二代稻縱卷葉螟預報”,他立刻下田觀察,發現承包田裏發蛾量、蟲卵量較少,低於防治指標,決定不用藥。鄰近的家庭農場機聲隆隆,都忙著噴藥治蟲,而陳宏平沒花一分錢。事實證明,陳宏平判斷準確,少打一遍藥節約成本七、八千元,而且降低了農藥污染。8月初,天長市植保站發佈“五三代稻縱卷葉螟暴發情報”,陳宏平及時下地觀測,田間發蛾量及蟲卵量已經超過防治指標,他意識到有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於是,他在幼蟲孵化期果斷用藥,由於超前防治,有的農戶及種糧大戶田裏一片白葉,而陳宏平的386畝水稻一片青綠。

  長短期結合,交替用藥,降低病蟲害抗藥性。今年水稻生長後期,皖東地區雨水較多,陳宏平意識到稻瘟病、稻曲病將會嚴重發生,在做好物理防治的同時,他還積極做好化學防治。水稻孕穗第一遍藥,他用長效藥,提前預防,間隔7-10天后,再用一次低成本的短效藥,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降低了植保成本。

  “防病治蟲要超前,治晚了,就是用再好、再貴的藥也白搭。”陳宏平説,病蟲危害莊稼的時間是有規律的。“比如,螟蟲吃青不吃枯,每年麥子一登場,咱就要對剛剛栽下去的秧苗打藥預防,把螟蟲的蟲卵扼殺在‘搖藍’中。”他還總結説,不光防病治蟲要打提前量,就是預防病菌也要提前。宣金祥范正磊文/圖

  秋種後,小麥新苗出土了,陳宏平(右一)帶著工人下地現場研究苗情,發現麥苗根部有紋枯斑塊,他説:“目前小麥苗紋枯病處於潛伏期,待到2月份氣溫升高,必須對症下藥進行防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