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治堵不該由物流業來埋單

  • 發佈時間:2014-11-20 01:31: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城市物流配送行業有一句行話叫“爭奪最後一公里”,意思是説,在整個物流鏈條中,城市配送作為最後的環節極為重要,關係到貨物能否快捷、準確地投送到用戶手中。然而,這“最後一公里”卻碰到一系列難題,如貨物進城後道路不暢、貨車禁行、無停車位以及被催趕、被罰款等等,這一切都成為制約電商發展的瓶頸。

  大力發展城市物流是方便市民生活之必須,但我們看到,為了治理城市道路擁堵,各地又在採取限號、限車、限摩、限電動車等措施。這就出現了“兩難”,一方面限制了物流車輛在城市裏通行,另一方面,如果不進行治理,會導致城市交通更加擁堵,物流車輛更加難以通行,“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更加難以實現。如何解決好這一矛盾,已成為城市管理者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以北京市為例,有報道稱,目前北京市每天有80%的貨運量是向城市運送的貨物,其中有50%-70%的車輛是通過違規方式進入城區。儘管有業內人士認為該數據被誇大,但受城市配送過程中的諸多限制,造成城市配送不可能一帆風順卻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物流快遞公司來説,的確有許多行外人想不到的苦衷。比如,車輛在配送中停靠困難,一些路段不能停靠等,但配送範圍遍佈城市每個角落,這些限制因素影響配送時效,延長了用戶收件時間,而且增加了物流成本,被罰、被砸、被盜的現象經常發生。即使如此,物流公司也不得不迎難而上,貨車限行就得用不限行的車來送,如果限行就得繞路,白天不能用貨車送貨,就改用小車或其他車種運送貨物。對貨車分時段、分路段限行,目的是為了緩解城區交通擁堵,但事實上,反而造成了市內交通的堵塞。可見,通過貨車限行來治堵是治標不治本的。

  城市物流所遇到的現實難題,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國家郵政局2013年聯合出臺的《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客貨並舉”,在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的同時,統籌兼顧城市配送需要,優化城市交通資源配置,實現“人便於行、貨暢其流”。然而,由於各地情況存在差異,如何切實改善城市物流狀況任重道遠。今年“雙11”期間,各大物流快遞公司就再次遭遇了送貨瓶頸,導致大量包裹積壓,低效的物流甚至導致一些用戶退貨。

  筆者認為,對於“最後一公里”的物流問題,光靠一個“限”字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方面,要提高物流行業準入的標準和門檻,培育大型物流航母,讓一些規模小、效率低的公司,要麼被兼併,要麼出局,改變物流企業“小、散、亂、多”的現狀;同時,要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準,把物流當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一部分來對待。

  治理交通擁堵,不應該都由物流業來埋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