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業走出低谷

  • 發佈時間:2014-11-19 00:29:5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根據中國保監會2014年1-8月份統計的數據,包括保險的保費收入、賠付以支出、資金運用、凈資産和總資産的增長情況,顯示2014年以來,保險業從一個非常低谷的狀態開始走上一個正常發展的狀態。

  “今年7月份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上給現代保險業提的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帶動就業,促進結構升級,這也是我們保險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孫健在日前舉辦的2014金融街論壇暨第十屆北京國際金博會上表示。

  他認為,如果要實現國家制定的政策目標,到2020年的時候,保險深度要達到5%,保險密度每人3500元。意味著保險深度年均增長0.29%,保險密度年均增加319元/人。“而2006-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保險深度年均增長只有約0.0.5%,保險密度年均增加僅121元/人。”

  發展現代保險業

  2014年8月,國務院以國發〔2014〕29號印發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新“國十條”)。

  “新‘國十條’將發展現代保險業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國家戰略高度,從國家治理層面限定了現代保險業在整個工業經濟和社會管理中的全新地位和支柱作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總裁繆建民對記者表示。

  不過,他特別指出與發達國家比,我國保險資産在金融資産中的佔比還比較低。

  “通過參與信貸資産證券化,保險業可以承接銀行業的一部分長期信貸資産,拉長保險資産,提高資産負債配置能力,化解銀行借款的期限風險,優化結構,保險資金投資優先股,拓寬完善了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避免銀行增發對資本市場帶來的流動性壓力,有助於穩定金融市場,保護投資者利益。”繆建民強調,保險業對金融市場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能夠促進融資結構更加科學。

  繆建民認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將進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的中高速增長階段。在“新常態”下,保險業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産業,集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於一身,兼具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産業特徵,將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工具。

  前提要解決結構性矛盾

  “我國已成為全球第四大保險市場和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具體表現了行業結構性的矛盾問題。”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勁夫在2014金融街論壇中國保險行業年度峰會上表示。

  李勁夫認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業務發展格局失衡、發展模式比較粗放、産品特色不明顯、服務相對滯後。

  具體到業務發展格局失衡方面,李勁夫認為,承保結構失衡體現在我國在壽險和非壽險保費結構是63:37,與全球平均的56和44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非壽險業務所佔的比例偏低;在産險和壽險內部還存在一險獨大的現象,比如産險偏重於車險,佔有率一般都在73%以上,與發達或者是比較成熟的市場30%左右相比,也是一險獨大的現象比較突出。”

  李勁夫認為,我國經濟社會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國家正在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提出了更多、更好地發揮保險對於市場機制的作用,包括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參與社會保障,這就為保險業搭建了加快結構轉型、發揮功能作用的新舞臺。

  也要有所堅持

  “要適應新‘國十條’的要求,去落實新‘國十條’的一些政策,在有所改變的同時,也要守住幾個方面不能變。”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總裁任建國認為,保險業轉型、創新要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不能變,堅持最大誠信原則不能變,堅持保險業風險管理的核心功能和防範風險的底線思維不能變。

  任建國表示,保險行業是經營管理風險的特殊行業,防範和化解風險始終是行業發展的生命線。

  保險業是經營和管理風險的特殊行業,隨著保險服務領域的拓寬,承擔的風險的責任也越來越重,管好行業自身的風險和要求也越來越高。任建國認為,要切實加強行業的風險防控和風險處置的能力建設,要牢牢守住行業風險的底線。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管理,保障基金餘額已從2008年的150億元增至2014年9月末的550多億元,累計實現投資收益近90億元,近3年的投資收益率均高於行業的平均水準。“在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經濟環境下,保險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優勝劣汰將成為常態。一旦保險公司出現風險,保障持有人的預期可能導致連鎖反應和系統性風險。作為保險業抵禦行業風險的重要工具,保險保障基金可以在風險發生的時候實施救濟,保障利益在保險公司倒閉時也能得到基本的保障,防範風險傳遞,維護行業的穩定。”任建國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