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十條”促保險業轉型 巨災險可分散風險
- 發佈時間:2014-08-25 07: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朋浩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保險新“國十條”),明確了今後較長一段時期保險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做客中新網金融頻道視頻訪談時表示,巨災險非常重要,可以分散風險,強制險防止逆向選擇。保險新“國十條”將推動保險業轉型,促進企業改進生産。此外他還指出,投保人在投保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保險公司,具備基礎的保險知識。
巨災險可分散風險 強制險防逆向選擇
保險“新國十條”提出將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王國軍表示,巨災險非常重要,自從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颱風之後,大家都關注巨災險。中國土地面積大,實行巨災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之前試點地域性小沒辦法分散風險,“新國十條”應該把這種試驗挪到全國。他還指出,以前巨災險做不起來的原因,是政府和保險公司間的責任劃分不明確。
環境污染、食品安全、醫療責任等領域探索與公眾利益關係密切,保險“新國十條”中提出將其開展強制責任保險試點,王國軍説,這樣可以防止逆向選擇,但強制性保險跟市場經濟不合拍,市場經濟是一種不要強制的契約自由精神,這是一個矛盾。
新“國十條”將推動産險、財險和再保險公司發展
業內表示,未來保險業的發展將圍繞養老和醫療兩大核心鋪開,不少險企已將其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展重點,新“國十條”的出現,影響著險企未來的決策和部署。王國軍表示,“新國十條”對産險公司和壽險公司,以及再保險公司具有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財險公司面對如何適應新版“國十條”的問題,面臨財險市場化的趨勢。責任保險如何市場化是一個問題,市場的發展要向一個健康合理的、公眾能夠接受的方向發展。王國軍還指出,車險要改革其中不合理的因素,使之更符合老百姓的需要,壽險也有更多的産品,根據稅收優惠政策設計,讓老百姓感受到産品優惠。
關於保險投資市場,王國軍指出,要讓保險公司自主投資,選擇好渠道,同時要承擔風險,監管部門要嚴格監控風險。新版國十條很大程度上改進了保險投資市場。王國軍説,保險資金的運用近年來進步比較大,保險新政裏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放得很寬,風險管理比較到位,尤其放寬渠道的時候,一些管理細則紛紛出臺,將近20份文件約束保險業投資。在約束過程當中,主要還是創新與放權。
新“國十條”的設計注重保險發揮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將保險資金與當下最熱民生問題結合,引導了産業轉型。王國軍表示,保險業轉型可以改變不合理的既定規則,企業迫於壓力對産品做出改進。他説,保險業的轉型和整個國家經濟的轉型是連在一體的。例如車險中零整比問題的存在對消費者是一個巨大的侵害,保險公司賠償車險損失的錢最終歸投保人,投保人為壟斷企業付出了巨大代價。
投保人須了解保險知識 維護自身權益
針對投保人和保險公司資訊不對稱,消費者如何不被欺騙誤導的問題,王國軍指出,這一方面要靠市場的監管管理和商家的誠信,另一方面,客戶應主動預防陷阱,這樣反過來對保險形成一種約束機制,倒逼市場誠信經營。
王國軍提醒消費者,投保需了解公司以前的經營狀況,是否有欺騙誤導行為,要看代理人是否有資質。還要注意這些産品是否適合自身需要,以最低的保險費,獲得最適合的保障。保險糾紛頻現,王國軍説,投保時要注意電話錄音。即使非常相信代理人,也要保留一份電話錄音,另外不能讓人代簽名,買保險時要注意整個流程是否符合保險公司既定規定,比如説猶豫期10天還是15天,任何一個合同都有猶豫期,十天之內或者15天之內這個結束契約是沒有損失的,一旦過了猶豫期,損失就非常大。此外還有其他問題,比如退保之後有哪些損失,這些損失從哪來。
保險“新國十條”中提出到2020年保險深度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王國軍表示,保險密度和深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保險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國城鄉差別很大,這兩個數據可以作為指標,但是不精確。(中新網金融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