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首日平穩通車 開啟中國資本市場全球化暢想
- 發佈時間:2014-11-18 07:2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11月18日消息(記者丁玲娜 實習記者趙煦)據經濟之聲報道,股票滬港通,昨天(17日)在全球注視的目光下啟航。昨天下午兩點左右,滬股通,也就是香港投資者購買滬市股票的當天額度130億元,全部用完,港股通,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股票的每日額度105億元,截至收盤用了將近17%。滬港兩地交易所負責人表示,滬港通,內地和香港市場股票互聯互通機制,第一天能夠平穩運作,開了個好頭。中國資本市場的重大制度創新,隨著一個個珍貴的瞬間寫入歷史。
從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互相問候的那一刻起,上海、香港兩地資本市場的手靠得越來越近。
黃紅元: “小加你好!”
李小加:“紅元你好!”
黃紅元:“我們上海交易所交易大廳嘉賓如雲啊”
李小加:“我們這也是賓客盈門啊!很高興我們終於迎來了今天振奮人心的日子。”
黃紅元:“我想這是兩地投資者一個共同的希望和心願!”
上海、香港兩地的政府、上市公司、投資者都在屏息、凝神等待那一刻,九點半,滬港通正式開盤交易,兩地資本市場的手,第一次緊緊地握在一起。伊利股份、長江實業,兩個市場首單交易的股票,載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史冊。
“54321,鐘聲!”
黃紅元:“滬股通的首單成交是伊利股份,港股通的首單成交是長江實業,現在南向和北向的成交量正在持續攀升”。
一北一南,兩個股票市場,從此有了一座直通橋梁,作為鋪路架橋的參與者之一,證監會主席肖鋼難以抑制激動:
肖鋼:滬港通的構想來源於市場,順應了投資者的需求,這我國資本項目尚未完全實現可兌換的情況下,開創了操作便利、風險可控的跨境證券投資新模式。
滬港通,在市場的期待中落地,也在掌聲中接受市場的考驗。昨天,滬股通額度早早地被用完,可港股通,並沒有出現預料中的“秒殺”,當天額度剩餘超過百分之八十。這樣一分成績單,又該如何解讀和評判呢?
面對第一天的成績單,多家機構對此做了理性分析。其中,中信證券認為,內地資本市場一直比較封閉,再加上滬市集中了內地國民經濟支柱的大盤藍籌股,近年來估值一直偏低,這個大門一旦打開,境外候場的資金瞬間涌入,是在情理之中。香港交易所資深顧問李大鵬,向記者描述了境外投資者的心態。
李大鵬:香港市場,本土投資者是一部分,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全球的資本機構,它看重亞洲、國內的市場,駐在香港的,它其實代表著全球資本市場對中國的興趣,肯定是越來越多人願意參與。
相反,港股的交易規則和A股不一致,不太熟悉情況的內地投資者,還在觀望。北京長安街某家券商營業部裏發生的一幕,印證了這一點。業務員對前來諮詢港股通業務的投資者,正在做培訓。
業務員:您看一下這個題,它有20個選擇題,要求您對滬港通有一定的了解。
投資者:説實話我不是特別了解,我就是開個戶而已,我還沒有完全想好。
滬港通對內地投資者來説,是接觸境外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開始,對於中國資本市場而言,這個起點的意義更是非同一般。基於滬港通,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設想。
上交所理事長桂敏傑向記者透露,滬港通只是上交所國際化邁出的一小步,他堅信這一小步,必然會開啟巨大的可能性。
桂敏傑:我想運作一段時間,我們還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當然我們也能考慮有更多“通”的方法。我們努力想把a股市場納入境外主流指數,我們希望滬港通開通後,能推動這個事。
有了滬港通這塊試驗田,不久的將來也許會有深港通,還會有中國資本市場跟世界其他國家市場的融合對接,到那時,在全球的資産配置中,人民幣資産將會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桂敏傑:我們特別想利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給我們的機遇,全球的資産配置裏要有人民幣資産了,我們想利用人民幣走出去的機會,創新更多平臺,創新我們的業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